2015年,中央发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提出引导劳务输出脱贫。今年8月,人社部《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做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劳务协作,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推进区域间和区域内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在当前扶贫攻坚战中,引导劳务输出脱贫有什么重要意义?各地在开展劳务输出脱贫工作方面,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人士。
张琦: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和办法。劳务输出是就业脱贫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贫困农户短期内增收脱贫最直效的办法,也是输出地、输入地落实扶贫责任的重要体现。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劳务输出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解决当地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欠发达地区贫困户通过就业获得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同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收。一些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还能带动当地更多人就业。长期来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劳务输出还可以发展成两个地区之间经济合作,对劳务输出双方都是一个利好。
张琦:当前,我国劳务输出有地区之间的输出,还有往国外的劳动力输出。地区间的劳务输出又分长期劳务输出以及季节性劳务输出。上世纪十年代,我国很多欠发达地区有组织地向发达地区劳务输出,比如甘肃向输送家政服务员。这种形式对于扶贫脱困,以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是季节性劳务输出,比如新疆的采棉工。每到新疆棉花需要采摘时,甘肃、陕西、河南等地都会组织劳动力到新疆采棉花,每人收入差不多1万元左右。
张琦:依托信息化手段精准识别,这是就业脱贫工作的前提。精准识别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哪些是贫困户,二是这些贫困户的情况如何,他们能做哪些工作;三是他们适合往哪个地区输出才能实现有效脱贫。2013年以来,我国通过开展建档立卡的工作,把贫困户、贫困村基本上都确定了下来。对于这些贫困户,我们要因村施策、因户帮扶,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这些贫困户中,如果有的贫困户有想外出就业的愿望,本人又适合到外地工作,当地就可以对贫困户开展培训后,组织他们外出务工。
要实现劳动力输出后,在输入地稳定就业,部门要做大量工作。我们在前几年调研中发现,河南新县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做得比较好。他们依托“雨露计划”培训试点,采取“培训——就业——”的模式,对农村贫困户开展劳动力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后对外输出。新县的涉外培训是极具特色的。他们将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输送到韩国或日本,收入都不错。据统计,新县外派劳务数量每年保持在5500人左右,这些人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全县农村贫困群体人均增收1500元。同时,他们还对国外就业人员服务,保障他们在国外就业的安全与稳定。针对一些在外工作两三年,手里积累了一些资金的务工人员,他们建立起支持创业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从而壮大县域经济,加大新县的扶贫开发力度。
问: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建立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常重要的。您认为加强两端劳务协作有哪些作用?如何才能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张琦: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劳务协作对扶贫的作用常重要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对贫困户的帮扶效果就越好。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效率更高。这种以劳务协作的方式组织的劳务输出具有项目化的特点,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实施效率比较高。二是扶贫的精准性强。通过劳务协作双方互相沟通,有哪些地方的贫困户需要输转,他们都适合做什么,可以到什么地方去,都很明确,这样帮扶的针对性比较强。三是效果更好。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务协作,与那些零散的劳务输出相比,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小,脱贫效果更好。
要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输出端首先要精准识别贫困户。因为我们工作目的是满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其次,要了解贫困户的情况,这些人有什么基础,适合做什么,从而在培训、对接岗位时,更有针对性。第三,有组织地加强与输入地的协作,并且还要做好劳动力的前期培训。第四,要对输出劳动力做好服务。
对于输入端来说,首先要针对这些贫困户的情况,广泛收集适合于他们做的行业、产业的用工岗位;其次是对输入来的这些劳动力进行有组织的管理。最后,要与输出方可持续性地开展对接。
张琦:各地情况不一样,因此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有的地方劳务输出也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培训也不少,可不少人在外面却适应不了岗位。主要还是没有做好劳务对接以及岗位培训。二是虽然国家近年来对扶贫的投入资金也不少,但和扶贫艰巨任务相比,资金投入还是不够。三是目前扶贫工作涉及很多部门,但一些地方开展工作多头管理,影响工作效率。四是部分地方扶贫工作缺少可持续性。有的地方开展完一个劳务输出项目后,就没动静了,体制机制缺少体系化。
张琦:也是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而言的。一是劳务输出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定要做好培训和就业有效对接。二是国家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再加大。三是对有关部门在现有的系统下进行整合。四是制定政策要体系化,让这种帮扶更有持续性。(赵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5]197号)
景德镇市人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景府发〔2015〕10号)
杭州市人民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5〕136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