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我的英雄牌金笔
  •   女人面部痣相图解这支英雄金笔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用它书写了300多万字的新闻稿、调查报告、党政文件和讲话稿等,它了我由一名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成长为副县级领导干部的全部经历。

      照片上这支杆断、尖秃了的英雄牌金笔,是1983年山东人民颁发给优秀通讯报道员的品,我用它书写了11年的工作历程,终生难以忘怀。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来水钢笔是国人自毛笔脱胎而来正常书写的主要文具之一。一支好的自来水钢笔,关系到文字娟秀、书写流利、文面整洁、手腕轻松等功能优点,是文人尤其文字工作者的最爱。同时,在中山装、青年装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也是知性男子的显著标志,曾有“插一支是中学生,插二支是大学生,插三支是修理钢笔的”戏谑之言。上世纪60年代我在农村劳动时,下雨坏天和几个城市回乡的邻居海阔天空地聊天,听说上海英雄牌金笔是国内顶尖产品,并在1958年实现了“英雄赶派克”的。但是,我没有见过英雄牌金笔,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1974年9月,我被调到任通讯报道员,主要任务是为放大站、县站和地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写新闻报道稿,宣传基层贯彻党的线方针政策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和好事等等。当时社会上成年人通用的书写笔是自来水钢笔,机关的如果同时需要几份则用圆珠笔誊写,“三夏”、“三秋”需要上百份,得用钢板刻蜡纸油印。通讯报道员是专职文字工作者,要有支好自来水钢笔,于是上任当天,我便到县城文具店买钢笔,货架里摆了多个品牌、价格不一的钢笔,我挑选了半天,还是买了一支(忘记是什么品牌)黑杆,大头钢尖,价格不足一元的。这笔初用时划纸,下水不均匀,有时还下个“蛋”,一篇几百字的

      时,每月发给我50元的工资回生产队买劳动日,年底生产队里统一结算,一家3口人,我和妻子一个半劳力;1978年以前,稿子发表后也没有稿费。经济条件的也了我对好钢笔的向往,什么钢尖、铱金尖、金尖还是包尖、大头,灰杆、黑杆,什么笔帽是拧还是拔,只要能写好文章就行。随着那支新买的钢尖钢笔使用时间的延长,书写也溜手了,我心中想好笔的念头就逐渐淡漠了。后来有一次党委秘书对我说:“如果你稿子写得好,发表的多,评上先进,新闻单位会发品,说不定就有支好钢笔呢!”领导的话又勾起了我对金笔的念想,我知道领导是在变相教育鼓励我,但是把工作干好,是我的终极目标。

      我在通讯报道员的岗位上干了7年。据粗略统计,这7年我在地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文章200多篇,有的还加了编者按、编后话,有的甚至被评为“红旗稿”。由于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斐然,我多次被评为《烟台日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和山东人民的优秀(模范)通讯员,获得了多个状、笔记本、公文包和多用圆珠笔、铱金钢笔的励。

      1981年底,我被调到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县级范围广,新闻素材多,我便采取了自己多写、多组织基层通讯员写、多联络新闻单位来采写的工作方法,使1982年———1983年全县新闻报道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我个人在《烟台日报》以上新闻单位发表700余篇,在烟台地区16个县市中名列前茅。1983年3月,烟台地区新闻报道工作会议在牟平县召开,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地委王济夫亲自到会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点名表扬了我,并让我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就在这次会议上,有多家新闻单位向优秀(模范)通讯员颁了,其中山东人民为我颁发了一支英雄牌金笔。这次会议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地委的表扬,是我有生以来的最高荣誉;英雄牌金笔,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会后,我迫不及待地从包装盒中拿出英雄金笔,拔下笔帽,拧开内胆,上下左右仔细观察欣赏了一番。这支金笔是灰杆、包尖,杆头上露出一点金灿灿的笔尖,是那么诱人,也使我充满了遐想。我注满了墨水,铺开稿纸,写下了“英雄”两字。啊,这真是支好笔!书写非常流利,粗细适中,下水均匀,刚柔相济,本来尚可的钢笔字一下子又漂亮了许多。我如获至宝,哪里舍得用?就原样放好,锁进抽屉里。同事见我有好笔不用,说什么笑话的都有。后来我也问自己,想好笔,盼好笔,有了好笔却不用,何苦呢?在写一篇基层党支部的人物通讯时,我开始使用这支英雄金笔。不知是笔好还是我选的题材角度好,大概是心情好思开阔的缘故吧,这篇通讯先后被《烟台日报》、《农村大众》(即是《大众日报》农村版)采用,《农村大众》还开辟专栏,开展向基层好学习活动。从那以后,这支英雄金笔成为我写文章的唯一自来水钢笔。1983年底,我被调任县改区后的区委办公室秘书,继而任副主任和区委研究室主任,7年间我用这支英雄金笔写出了大量的调查报告、文件稿和领导讲线年春天,组织安排我任区办公室主任,我还是用这支英雄金笔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组织运行。1993年初,我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区长,之后仍用这支英雄金笔实施各项政务工作。

      在多年的相伴中,这支英雄金笔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用它书写了300多万字的新闻稿、调查报告、党政文件和讲话稿等,它了我由一名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成长为副县级领导干部的全部经历。由于使用频率高,笔尖在一天天磨损,笔杆的光泽在一天天消失,我虽然很是心疼,但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其中还有一段得而复失的故事。在区委办公室工作时,有一次我骑着自行下基层调查研究,行在福海中段时,我被一辆失去控制、满载铁架子的马连人带自行冲撞到边的排水沟里,沟里满槽水,我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还呛了一口水,好在没受伤。当我回家换衣服时,发现插在上衣口袋的英雄金笔不见了,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半空,禁不住大声自语道:“坏了,金笔丢了!”一想,肯定是刚才掉在边水沟里了。我找笔心切,连湿衣服也没顾得上换,迫不及待地像个水兔子似的,一溜烟跑到2公里外的出事地点,一个高儿跳进齐腰深的水沟里,一点一滴地摸找金笔。沟底满是淤泥,找一支钢笔非常困难,犹如大海捞针,我抱着找不到金笔誓不的决心,在约5米直径的范围内,沟上沟里找了许多遍,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从淤泥中摸到这支英雄金笔,我喘了口粗气,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总结教训,我从此把英雄金笔放进公文包里,再也不敢插在上衣口袋了。

      1994年初秋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天气闷热,敞开窗通风。落笔思考时,一阵强风吹进来,把文件和英雄金笔同时掀到了地上,致笔杆从中间断开。捡起笔杆断成两截的英雄金笔,我心疼极了,恨强风的无情,恨自己的粗心。但是,心疼没有用,笔杆断开已成事实。后来,我试图换个新杆,可是没有匹配的部件。最后,我把这件完成了历史的英雄牌金笔小心翼翼地用布包好,放进了储物箱珍藏起来。

      财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