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一档节目《与陌生人说话》将当年承受十年校园暴力之久的女生王晶晶请来,讲述自己的及成长,视频一出,在网络掀起众多网友的关注,那么王晶晶校园暴力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又为何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自己,将始作俑者送进?
在网络上,有人被推到风口浪尖,有人被骂得,普通人被挂在网上“”,“拍手叫好者”不乏少数。
“没关系的,可以实名的。”听到我们要采访她,电话那头的姑娘笑着说,“我因实的姓名被恶意调侃过,所以后来,我对外自称王胜男,胜男是曾用名,然后爸妈觉得这名字太厉害才给我改了。但我觉得还是这个名字更符合自己的个性。我真名叫王晶晶。”
王晶晶的微博头像,是一张方逸华 子女精致的侧颜。她的微博里记录着她的老公、孩子和日常的生活琐事,就像大多数年轻妈妈一样。
2017年6月,王晶晶终于站出来反击曾经对自己霸凌多年的校友。最后,校友蒋某以罪,判处3个月。
如果不是这起案件,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10年前的王晶晶竟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在网络上,她被整容、被下海,在校园里,她被扇耳光、被孤立,在父母眼中,她也似乎“太过了”,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只是一个水杯。
“我们班两个同学打架打碎了我的水杯,我同桌当时开玩笑说,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居然打碎了!这时候,有人说,既然这么有钱,为什么身上的衣服这么土?”因为被水杯要三百万,同班同学开始恶意王晶晶,“小学就整容”、“男朋友成群”、“父母年收入几亿”、“衣着老土”而那时,王晶晶才15岁。
校友还到贴吧广贴她的照片,她,她去死。“骂我的那个帖子有几百页(现在已经删得七七八八了。)”
不管走到哪里,总能看到一些的眼神或是窃窃私语。除了本校,周围高校的同学也有不少对她有所耳闻,甚至还有人发起了“千人围观神女”的活动。
10年前,正是互联网论坛、贴吧、BBS兴起的时候,网络的力量日渐凸显,它能推动事态发展,也积聚着摧毁一个人的力量。如果说,凌迟这种刑罚,可以将人的身体切成3357片,而语言暴力则能将一个人的内心、千刀万剐。
“一大群人我去死,你不死就是哗众取宠!”一个晴朗的周末,王晶晶吃下40片阿立哌唑片(用于治疗症),结果只是几天起不来床,而校园贴吧的新评论是:“这招实在是太太太老套了。”
多年后,即使王晶晶已经工作、结婚、生子,仍然有人陆续在社交网络上她的过往。2016年只因她提到当年抑郁症是因为校园暴力,好多校友对她的人身又卷土重来,她开淘宝店创业,也故意差评。
“实话说,在这两年之前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做错了,觉得可能是自己性格不太好,有点,比较。”直到王晶晶在网络上得到法律人士的帮助,准备进行诉讼,她才意识到,原来一直是他们错了。
今年,王晶晶亲手把当年的霸凌者送进,而这场跨越近10年的风波,也几乎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我本来是我们重点高中班级排名前五的尖子生,最后了,复读后上了个专科。”
被裹挟着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暴力成为损害未成年理健康的一颗。今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高达71.11%的青少年都曾遇到过网络,内容大多是嘲笑、、恶意动态图、等,出现的场景包括社交软件、网络社区、短视频和新闻评论区域等。
有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不妨让TA成为网红,从此平步青云,日进斗金;如果你恨一个人,不妨也让TA 成为网红,轻则无法安眠,重则。这句话对于青少年群体,同样适用。在网络暴力的角色“扮演”中,青少年可能会在者和加害者之间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