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有感:想方设法让你闭嘴!
  •   10 月 21 号,王女士满怀期待地入职了负责广州大学食堂的某餐饮公司。然而,在上班的第一天,她就被眼前的一幕得目瞪口呆。

      比如,食堂购买三无食材、售卖过期河粉、馊面条、鸡蛋液隔夜存放、小店牛奶过期、部后厨食材存放未贴储存标签、商品临近保质期还未下架、部分商品未明码标价,以及使用无检验报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的肉类等食材……

      作为食品安全员,王女士毫不犹豫地拍照取证,然后向食堂经理反映问题,但经理的态度却极其冷漠,甚至对王女士的反映表现出了明显的厌烦和抵触。

      王女士反映后,食堂没有做任何反馈,依然使用过期高风险食材,而且餐饮公司领导要求不准用文字在线上汇报,也不准对食材拍照。

      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王女士在10月28日给广州大学餐饮中心主管打电话反馈食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时还有接了电话,承诺会认真调查。

      事发后王女士第一时间找到学校副校长和反馈情况,对方口头承诺由校方聘请她为食堂食品安全员。

      然而10月30日她同意某餐饮公司违约后,学校和饮食中心人事主管相互推诿,拒不承认之前的聘请承诺。

      王女士选择网上后,上了热搜,广州大学赶紧发通报,称举报属实,学校边核查边整改,已向承包方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最后还不忘强调一下“学校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零态度”。

      学生的食品安全解决了没有不知道,但提出问题的人是肯定被解决了,长此以往,以后谁还敢问题?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本应是守护学生健康和安全的堡垒。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监管部却仿佛销声匿迹。

      11月2日,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发生了一起的校园事件,一名男学生被两名舍友,背部被打得红肿不堪,伤痕触目惊心。

      然而,当被打同学的好友试图报警求助时,却遭到了旁边老师的呵斥:“你屁话咋这么多呢?你是干啥的?”

      老师的这一声呵斥,犹如一道惊雷,在同学们中间炸开了锅。那的语气、不耐烦的态度,让在场的学生们瞬间陷入了沉默。

      原本填膺想要为受伤同学讨个的氛围,也被这一声呵斥得荡然,好像学生被是件小事,报警才是大逆不道。

      他未能及时行为,反而试图事实,学生报警。这种行为简直是对的公然,对者的二次。

      其实不仅是老师,对于校园霸凌,很多学校首先想到要做的是采取的做法,通过内部消化,来降低影响。

      而不是第一时间想着怎么学生的权益,积极消除事件可能留下的隐患,减少再次产生霸凌的可能性。

      甚至对一些学生要求报警,依法的做法,进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学生,不让学生把事捅出来,以免影响老师的前途和学校的声誉。

      两个新闻,无论是校园食品安全还是校园霸凌,我们看到学校和老师遇到问题,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试图把问题压下去。

      这种方法可能用过很多次,无往而不利,但长远看这种思维百害而无一利,无法改变教育管理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