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我的网
上午8:30出发,带两名同学去市职工服务中心,参加市首届国有企业面向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我们今年的毕业生中有几位残疾同学。我跟其中一名同学谈过几次,感觉他们在通常的校园招聘中面临的困难是人们难以想象的,而面向残疾毕业生的招聘会又实在太少了。
我们大概10点到达招聘会现场。应聘的人很多,队排得很长,需要等会场里的人出来一批才能放一批进去。我们进入会场之后,发现招聘总量并不是很大,岗位需求以操作工为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较少。
这么多残疾朋友来应聘,能获得就业机会的估计只能是少数。但是,我观察到很多残疾朋友,包括他们的家人,都像过节似的。毕竟是一场专属于他们的招聘会啊,他们充满着期待。
我说,找工作不计成功率,将来成功一次就行,先去吃顿好饭吧。于是,我们辗转到附近牛街的一家新疆饭馆,吃了顿拉条子。
每年春季学期的周一办公会,除了安排中心一周工作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分析就业进度。中心的蔡志楠老师基于学校就业管理系统汇总出当天早上的就业实时数据,大家一起分析进展情况,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院系和群体,布置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然后形成就业进展周报,报送校领导、院系负责人以及整个就业工作队伍。
12名参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模拟组,一组为观察组。训练室里,模拟组的同学按照任务要求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在观察室,指导老师和观察组的同学正注视着他们的。
模拟结束后,先由模拟组的同学评议交流过程,而后请他们回看再评议,然后由观察组同学和指导老师分别评议,最后大家总结提升。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开端。我设想着把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训练“线,与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的9名同学座谈。
索多出生在日喀则,去年就决定回基层工作,所以再没有找其他工作。我跟他也已经比较熟了,前前后后已经长谈过3次。
相比之下,王全明去基层工作,需要下更大的决心。他生在天津,机械系本科毕业生,一米八的个子,曾经担任学生空手道协会的会长,典型的阳光男孩,却有难得的勇气。
其他几位也有各自的心历程,分享他们的职业发展故事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则跟他们分享一些这些年来积累的关于的信息,以及我所了解的在工作的青年校友的情况,帮助他们在尽可能了解的基础上,基于个人的抱负和潜质做出职业选择。
早上5:00起床,5:30到办公室,与几位有强烈意愿去基层工作的同学会合,一起出发去拉萨。大约下午1:30到拉萨住地。
饭后带同学们去拜访了相关部门。同学们把握直接与干部、长期在高原工作的“老”们交流的机会,提了不少问题,的同志们都诚恳耐心地解答,同时表达了对大家的期待和欢迎。
晚上睡得不好,在人人上发了个状态:“七进”。2010年以来,为了学生就业,这已经是我第七次到了。
7位青年校友逐一分享了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锻长的历程、收获和。与我一起来的几位同学,来之前跟有些师兄师姐已经电话交流过,今天见到真人,听到他们的,对师兄师姐的更加强烈。我自己听着也很、感慨,艰苦的真能培养人,期待他们能百钢。
午饭后乘车去日喀则,7点多到住地。本来还计划继续西行,去日喀则拉孜县索多家,一是拜访索多父亲,二是带同学们感受一下农家。可是来不及了,拉孜县离日喀则还有150公里,晚上行车可能还需要两三个小时。这让索多多少有些失望。
上午看了两个点。一个是日喀则市城南街道办事处。这个街道在日喀则很重要,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的主要机关都在这个街道辖区里。
另一个点是曹伟担任乡长的日喀则市甲措雄乡。曹伟的家在通州,2008年从本科毕业后来到日喀则,一直在乡镇、街道工作,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颇有和经验的基层干部了,并且在成了家,提起自己的小家庭时他颇有几分自豪。
乡里的党政班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带我们参观了一位村支书的家。村支书放下手中的活,带着我们参观。他笑呵呵的,没有什么话语,忙着给大家敬酒——啤酒,百威的。
日喀则的实地参观,让几位同学印象深刻。曹伟师兄的状态也惹得几位师弟师妹羡慕不已,加上日喀则地委组织部领导的礼贤下士,当时就有几位同学表示要申请到日喀则工作。
上午头疼,休息到11:00,午饭前拜访了几位朋友。下午2:30开始返程回京,晚上11:30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