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为分析对象,针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管理部门、课程学时、选课群体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领域供给侧的相关要求,提出需要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提高院系参与度、合理设置课程类型配比、打造覆盖全年级的立体式就业指导课程、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构建与社会资源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等优化。
面对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明确指出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载体,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从供给侧的视角来看,2016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的目标,通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进而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体到就业创业领域来说,就业指导课程的供给侧不仅要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和中高端提供,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有效供给,换言之,就是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就业指导。
按照供给侧的内涵和要求,本研究对大学、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16所国内高校的就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期望,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本文通过对16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针对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教学管理部门、课程学时、选课群体和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细化研究。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主题,笔者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三种类型:基础类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类就业指导课程和创业类就业指导课程。
基础类就业指导课程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整体规划与职业发展基础知识的教育课程,课堂内容普适性较强,对专业知识要求较低,在大学生形成自身职业发展观过程中往往具有奠基作用。本次所调研的16所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基础类就业指导课程,如大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南大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等。
专业类就业指导课程是在基础类就业指导课程基础上的发展与补充,特点在于课堂内容集中于一个更为专业的知识领域。此处的“专业”可分为两类:一是指就业内容的专业性,如南京大学的“企业职权架构设置:基于公司治理角度”课,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明确自己在公司的职权架构定位以及为以后管理岗位提供必要的专业管理知识。二是指学科的专业性,如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生涯规划”课,该课程面对的首要对象是计算机系的学生,旨在通过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基础与学生的求职与就业更紧密的融合,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创业类指导课程也是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高阶版的就业课程其主要是针对具有创业意向或正在从事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2015年底,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本研究所涉及的各高校课程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如师范大学的“创业资本运营”课、浙江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等,充分凸显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的工作思。
教学管理部门是指开设课程传授知识或者技能的组合或部门,包括各专业院系及学校的一些职能部门。通过梳理发现,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类课程在教学管理部门设置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由于这些部门通常是主要负责就业相关的综合性咨询、服务机构,因而成为就业指导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管理部门。
二是各专业院系。结合上文提到的专业类就业指导课程,该类课程多为各院系针对本院系学生开设,通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基本要求,如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开设的“高科技创业与管理”课等。由各院系各自开设专业类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势在于本专业教师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较深,有助于本院系相关专业学生更好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去规划与实践就业道。
三是其他通识教育部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基础部等。这些部门主要是将所负责的通识教育部分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而达到增强就业能力的目的。
通过归类总结各高校所开设就业相关类课程的课程属性,研究发现目前课程类型基本为选修课,必修课课程占总体比例较低。一般而言,各类就业课程的学分设置基本以1分~2分为主,只有极少数高校学分设置在3分,暂未发现有3学分以上的课程,课程学时则一般设置在16学时~36学时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就业指导课程受重视程度仍然不高。笔者认为,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起到一个补充辅助的作用,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和鼓励了学生自主选择的,但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程的普及性,加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很不端正,往往导致就业课程的教育效果会打折扣。
通过分析发现: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选修课,其开设课程的目标人群基本上包括所有在校学生,并且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例如:师范大学开设的“生涯规划”课与工业大学开设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拓展”课。而由各院系开设的专业类就业指导课程或通识教育部门开设的部分课程则对选课的学生群体有一定要求,如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艺术品鉴赏与艺术品投资管理”课,要求选课学生“爱好艺术,有一定文史哲的基础和艺术特长”。
与专业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的特点不同,作为导的课程,各类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就业指导重实践、重体验和重个性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之外,考核方式还包括了创业计划书、小组作业、创业竞赛、业内专家评审、实践单位评价和模拟应聘等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学习该类课程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的最大效用。
经不完全统计,16所高校共计开设79门就业指导课程,平均每所高校约有5门就业指导课程。此外,各高校之间还存在就业课程数量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如南京大学共有31门就业指导课程,而相当一部分高校却仅有1门或两门就业指导课程。在笔者看来,本文研究所涉及高校作为全国知名高校就业课程数量偏少,相比之下其他院校因为资源不足、不够重视等原因,更是可能存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足的现象。
各专业院系教师参与度较低,缺乏从专业特点出发的就业课程指导。在本研究中,除南京大学外,其余高校现有课程开设主要是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教师通常是由高校就业管理人员和思想员担任。由于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教师和员行政事务性工作较多,且缺乏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往往很难完全胜任高校就业指导的课程教学工作。
高校对于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类课程的设置。据统计,各高校的就业指导类课程类型以公共选修或通识选修为主,必修课程极少。通常,大学生对于必修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选修课程,因而思想上的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难以学到足够的就业知识。
研究所涉及的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通常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缺乏面向高年级和高学历层次学生开展的课程。但对于即将毕业社会的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来提升自身能力,以获得人才市场的认可。
研究发现: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环节相比课堂讲授偏少,缺乏实践情境模拟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被动性往往会使学生疲于机械记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当前各高校课程内容通常停留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应如何规划、职业发展综合素养如何培养等认知层面的知识,缺乏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行为层面的教育和引导,很难把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供给侧结构性,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因此教育领域的供给侧也应该特别注意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以就业类课程为例,一方面,各高校不仅应向所有大学生开设基础类的就业指导课程,而且还需要对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开设更为专业和更高层次的选修课程。同时,还有必要合理设置课程的必修和选修比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就业课程的重视度。另一方面,要形成以基础性就业指导为主,专业性就业指导为辅,创业性教育作为补充的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并以该体系为架构,积极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
在供给侧中,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就业指导的供给方,是就业课程的主要推动力。从课程的供给部门来看,基础类就业指导课程可以由就业管理部门继续负责,将其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和就业课程针对性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学生所在院系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课程教育。
由于就业指导是一项针对大学生能力开发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分阶段进行,并且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同时,结合供给侧结构性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区别地、阶段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对大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基础性就业指导,促使其学习基本的就业能力、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观;对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开设专业性和创业性就业指导,将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对大四年级学生开展职业能力提升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就业指导教育可以参考大四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因为研究生成熟度较高,并且具备一定的就业经验,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为了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对于课程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加以改进。考虑到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多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尝试,如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和实地教学等其他方式,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通过实践增强能力,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不仅是各高校的责任,而且校方也要应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构建社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就业课程优化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一方面,高校应有一套自己的就业市场调查机制,以此来制定本校的大学生就业培养计划,杜绝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加强与社会各种性质的单位机构的联系,可以创建校外导师制度或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其次,理应履行自身职能。例如: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各高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及时跟上社会转型的需要。最后,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就业指导社会服务体系的制度支持,如对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践的单位可适当补贴或政策优惠。笔者相信,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度,而且还能规范高校与各单位关于就业实践的合作。通过密切高校与市场、的配合,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进而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起到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的作用。
通过对国内16所著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细化研究,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笔者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虽然各高校都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但现有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情况不均衡,这就为将来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化提供了可能性。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化是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专业化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推进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就业指导课程信息基本上局限于各个高校内部,这就为将来实现跨学科乃至跨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跨学校、跨学科的协同教育,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接受更多的优质就业指导教育资源,而且能够帮助他们从多学科视角来思考问题、提升能力,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会大有裨益。
近年来,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结合到就业指导课程领域来看,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慕课(MOOCs)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指导课程及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同时着力打造“互联网+就业指导”课、“互联网+创新创业精品”课等方式,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作者:祝军陈慧洁,单位:中国青年学院就业中心)
[1]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53.
[2]原松华.教育供给侧核心是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7(4):56-59.
[3]柏亚萍,管曼伶,屈正良.大学生选修公共选修课的心理状态浅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3(6):61-64.
[5]朱玉涛,王佳.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社会化径分析[J].农业大学学报,2013(3):20-2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家长接孩子难、课后难”这一老...梦见拉屎在裤子里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