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堂”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用教育名义融资,然后通过投资获取利润的模式。但通“聚智堂事件”突显了k12教育的两大误区。
相比其他行业,教育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预收款传统先收了钱再办事。寒雨连江从事软件行业的朋友对此羡慕不已,因其开发项目不但要垫款,结款也是困难重重。
班级虽然也是预收费,但和公立学校一样通常也只是收一期,单科仅是千元级别。所以,培训机构还是要量入为出,按月支付日常运营的成本费用,或者有能力提前预付一些房租押金、装修等待摊费用,剩下的钱做点短期理财就非常满足了。
但一对一业务则不同,单生预存学费至少是一两万起步,一般在高折扣下家长一次上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也很常见。在行业发展好的时候,校区开业当月的预收就有数百万之巨,而当月支出可能才十数万元,造成一种虚假的“暴利感”。
对于大量财务管理意识比较粗放的老板,很容易在感觉上认为预收的学费扣除当期的成本费用支出都是利润,从而在支出上寅吃卯粮而不自知,特别是将到手的钱急于开办更多的校区,以期待收到更多的钱。
寒雨连江曾参与过对某一对一机构并购的谈判。“我们账上还有几十万现金,并购价格才一百多万?”,这是一对一机构负责人普遍的潜意识,以为收上来的钱都是自己的,而忽略了这些预收款里其实包含着未来需要支出的师资成本、租金成本等运营成本,剩下的利润非常有限甚至是负数。
曾经也遇到过原来做班级的机构,刚开始作一对一时推出了预存打折卡促销方案,最低折扣打到了七折甚至是五折,承诺家长可以选择班级课程和一对一。年终算帐,亏损数千万。之余才发现,低利润的一对一那经得起这么高的折扣。
但不断收上来的预收款,不断制造“东墙补西墙”业务平稳,使得机构像一辆飞奔的自行车,只能越骑越快,最终不是出高速事故,就是因不断减速而失去平衡。
可能是中国的大,孩子在心理上依赖大人,大人则依赖组织、依赖国家,再加上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所以,大家都习惯有承诺才感觉放心。
所以,投资机构要承诺收益、教育机构要承诺结果。其实,只是要稍微,就知道这些所谓承诺肯定不能100%兑现。
特别是教育,其结果不是教师单方面可以决定的,而还是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能力和努力。不然,为什么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成绩各不相同?这常浅显的道理。但是,者迷,家长们特别相信承诺。
寒雨连江曾服务过某k12机构,由于有知名VC的参与和明确的上市目标,运作还是比较规范的,三大考的承诺型产品也非常受家长欢迎。但是,说到底,它不过是一个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金融化设计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由于在当地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可以吸引足够数量的学生参加入学测试,通过将考试结果(包括成绩和排名)与历年来当地考试、招生数据对比,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学生的大致水平和在当地的排位情况。
其次,承诺的目标学校通常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群学校这些学校看似档次相当,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实际录取分数线还是拉开了相当大的区间,家长不是专家,很难发现这种区别。而且,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达到目标学校中最低的录取分数线,就认为承诺实现,是否真正录取的风险还是需要家长和学生承担。
再次,承诺课程的定价基本是正常课程的1-2倍(当然也会用比较好的老师和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覆盖了退费风险即便有20%-30%的退费率,机构也比普通课程赚钱。
而事实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产品金融化的风险控制设计,退费率不过在5-10%的水平。而且,通过实际的退费,还可以建立培训机构诚信的口碑。
显然,所谓的承诺,只是家长多花钱买了个心安,其实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和帮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孩子,最终还是要靠孩子本身的实力和努力。
至于很多操作不规范或一开始就心存欺诈的机构,承诺更是一个噱头,退费又是难上加难,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市场更为常见。学生因此错过更好的课程,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全部都要由家长和学生来背。
目前中国市场依然是一个营销型市场,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的心态太浮、人太少,所以,才会有“百度门”、“莆田系”这样的事件,才会有“概念满天飞、承诺到处见”这样将心思花在怎么去忽悠而不是研究产品的现状。
从本质上看,就是心太急企业想一下吃成个胖子,消费者也想一下吃上灵丹妙药。
“聚智堂事件”,不过是教育市场上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心态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家长们都需要。
其实,好的例子就在眼前。做产品的苹果,做教育的好未来,都是将产品和服务置于首位而成为行业中利润率最高、股价增长最快的企业。可如果他们逐渐将增长作为越来越重要的目标而松懈了产品时,反而增长的目标不可得。苹果不就正面临这样的了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