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策应赣州市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统筹做好南康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在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笔者近日对该市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职工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当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地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1、民办职业教育办学现状。目前,该市规模办学的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只有江西南康科汇技工学校1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设立),在籍生规模在1000人左右,教师及管理人员68人,开设的专业为计算机应用、电子空调、服装设计等6个专业,因其同时取得职业中专办学资格,所招收的学生中仍有一定的比例参加对口高考班。经该市人社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从最多时的12所缩减至现在的3所,所剩的3所也已基本停止规模办学或处于关闭状态。
2、主导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该市家具、服装、电子、食品、矿产品等五大主导产业,吸纳就业已达25万左右,其中家具行业吸纳就业20万人,服装行业吸纳就业2万人,电子行业吸纳就业1万人,食品加工行业吸纳就业5000人,矿产品加工行业吸纳就业5000人。据工业园区就业人员报表显示,该市园区就业人数已达3.6万人。
3、企业职工职业培训情况。据调查,企业职工培训多数是由企业自主完成,培训内容主要是对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开展厂规厂纪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和简单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在该市,只有少数几家电子装配企业与该市职业中专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多数只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机会,还未真正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上的校企合作模式。近年来通过该市人社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业园区就业培训项目每年培训人数在500——1000人。
4、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目前,该市企业职工除人社部门组织实施的职业技能培训按会参加技能鉴定外,基本上不会主动基本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企业也不会要求员工持证上岗。
1、民办职业培训教育萎缩原因分析。一是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规模小、培训层次低、师资不足、培训专业单一、场所设备简陋,已无法满足市场化就业的需求,象服装缝纫、计算机操作这样的简单培训被自然淘汰;二是由于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许多简单的培训已由用人单位所承担;三是由于当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新增城乡劳动力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职业培训,多数年青人希望在获取技能的同时,还取得相应的学历文凭,所以初、高中毕业后多数人会在家长的引导下到一些能获取文凭的中职或高职院校学习。基于上述因素,由于多数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未能满足这些条件,导致招生不足而无法。
2、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难于开展的原因分析。一是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对一线工人的技能要求不高,员工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即可上岗;二是就业准入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培训的重视度不够。由于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多数企业和劳动者对持证上岗不重视或无认识,加之农民工就业存在 “短、平、快”心理,甚至对组织的免费职业培训抱以抵制或不配合态度,部分企业则更认为培训是耽误生产,对给予企业的免费培训也是抱以抵制或不配合态度,更谈不上自己按要求组织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3、校企合作难于实质运行的原因分析。一是师资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不足。职业技能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专业性和技能要求十分强,但是目前该市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与该市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来说相对缺乏,尤其缺乏一些业务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级技工教师;同时,在技能实操方面也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这就更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培训工作的需要。二是培训专业与该市主导产业联系不紧密。该市职业培训专业设置还没有与该市的主导产业真正对接,在培训目标存和方向上与该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存在偏差,还没有真正实现以需定培的校企合作。
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的萎缩和企业职工培训的不正常与不规范,与该市人力资源大市的地位不协调,与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协调,赣州职业教育园区在该市建设为该市进一步发展好职业培训教育和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了契机,为做好该市职业教育,提出如下对策和。
1、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财政、农工部、商务局、工商、税务等单位负责人为,以加强对该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协调管理,避免各自为政、出现重复建设和多头管理的现象。
2、建立高端人才培养体系。该市要借赣州职教园区建设的有利机会,大力引进重点职业院校,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端人才,要结合该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引导校企对接,打造特色培训专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3、建立公共实训中心。要根据该市主导产业发展与员工培训的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南康市公共实训中心,全面提升职业技能训练水平,满足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员工的操作实训需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4、提高企业的培训责任意识。当前,该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时期,多数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各有关部门和产业协会要依据《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正视自身的培训责任,《就业促进法》明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说明企业对自己的员工也有培训责任。因此,有必要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员工”三方的培训责任,在该市营造良好的企业职工就业培训工作氛围。
5、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提高该市各类企业员工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整体技能素养,要积极推行并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要根据《劳动法》、《职业教育法》、《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准入观念,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全民的职业资格意识和培训意识,从而在该市打造一支真正的高素质的“蓝领”大军,推动该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于开展市工程技术系列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专技发〔2015〕168号)
关于开展市工程技术系列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专技发〔2015〕168号)政策解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美甲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发证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5〕316号)
本文由325游戏 (www.325qp.net)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