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智慧物流每一个环节,都会被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掀起变革,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行业都将受益于此,每一个领域都有望诞生独角兽公司。
2017年物流行业最大的热点便是智能化。智慧物流将彻底改变现在的物流经营体系,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不只是物流快递行业,许多行业都会分享到智慧物流的蛋糕,对于创业者来说,智慧物流则是一个新风口,产生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将是必然。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各行各业,交通、零售、制造、物流等等。其中,劳动力密集型的物流行业被改变较为明显。在此之前,电子面单、手持巴枪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物流各个环节的数据收集,物流大数据为智能物流打下基础。今天在AI、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趋于成熟时,物流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仓储到运输再到配送,每一个环节都在智能化。
物流公司早已行动,比如顺丰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来预测快件量,预测粒度可细化到每一个派送网点,进而进行更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不过,智慧物流最重要的应用则是无人化通过无人化提高物流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创新经营模式。
今年双11期间就有不少物流公司在仓库引入了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智能分拣,提高效率降低分拣员的劳动强度。在配送环节,无人机等无人配送体系也被提上日程。在AT200物流无人机成功首飞后,顺丰等公司在无人配送上进行了大手笔投入,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技术驱动的电商巨头对于智慧物流更是兴致勃勃,纷纷将智慧物流上升到战略层面。
9月,阿里巴巴宣布53亿元增持菜鸟网络,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并且计划在未来5年内进一步投入1000亿元,推进智能仓库、智能配送、全球超级物流枢纽(e-hub)等核心领域建设,在通过电子面单等手段将电商物流电子化后,“智能化”是菜鸟网络下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
在日前举办的物流大会上,京东宣布要把智能化提高到战略高度,继无人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的常态化运营后,京东物流的无人轻型货车、无人配送站点也将开始运营。此前京东已在西安建立全球物流总部,成立了全域无人系统产业总部,建立融合智慧物流平台,布局智慧物流。
苏宁在去年就成立了物流S实验室,主要围绕精益生产和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如仓库自动作业技术、绿色包装技术、智能拣选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园区智能巡检、AR/VR技术等。在818购物节上,苏宁展示了智能配送机器人等黑科技。
伴随着中国电商行业的崛起,中国物流行业已实现后来居上,物流成本、效率和服务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毋庸置疑的是,智慧物流中国将继续领先:在AI和物联网技术上,中国已经拥有较强的底层技术实力,在人才、技术、数据和场景上的积累不亚于硅谷巨头,同时中国科技公司积极布局还占据了先发优势,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国可以在AI时代弯道超车的说法。市场规模巨大,智能技术不缺,巨头积极布局,AI驱动的智慧物流将成为中国物流业的机遇。数据显示中国智慧物流2016年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万亿。
智慧物流最重要的应用是无人化,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机器人行业。说到机器人人们会想到或者Pepper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但应用最广泛的是工业机器人,与传统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化不同,智能机器人可以利用机器视觉、径规划、机械控制等技术实现更复杂的拟人操作。
在物流行业,仓储的分拣、打包、传送等环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都可以应用机器人,现在有望率先应用的是仓储机器人。“机器换人”,可以大幅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避免出错,物流公司通过应用机器人可提供更廉价、更快速和优质的物流服务。
今天越来越多的物流仓储在应用机器人。数据显示,仓储机器人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占据了全球八成的市场容量,2016年全球的增速为38%,中国的增速为88%。在中国智慧物流市场高速增长的大下,中国仓储机器人市场有望领先。
京东物流大会开场展出的视频中,在仓库中的机器人可与仓储管理员协作完成分拣任务,可以跟着分拣员接受任务,完成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原位。这个机器人由一家名为灵动科技的初创公司提供,息显示,灵动科技成立于2016年,一年内完成了种子轮、轮和融资额达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其首款基于视觉的仓储协作机器人将在2018年初投入生产。除了得到京东青睐的灵动科技外,国内专注于仓储领域的机器人创业公司还有“爱啃萝卜”等玩家。目前仓储机器人市场还是一片蓝海,未来有望诞生多个独角兽企业。
自动驾驶汽车本质是移动的四轮机器人。智慧物流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将会大量应用自动驾驶汽车,以省掉大量司机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能降低事故率、通过云端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在“最后一公里”环节,无人快递车也将出现,此前,Skype的两位创始人就成立了“Starship(星船)”公司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送货问题,他们研发的无人车可以在20分钟内将快递送到5公里之内的地方。
站在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无人车短期内要让大众接受还不现实,交通法律法规等短期内也无决。Google无人车项目前负责人Chris Urmson就曾指出:自动驾驶技术最先必然会在垂直领域实现商用。现在,最被看好的垂直领域有两个,一个是特定场景的通勤,比如机场接驳车、园区通勤车;二个是无人送货。
智慧物流常适合应用自动驾驶汽车的垂直领域,今年9月,京东公布了其联合上汽大通与东风汽车共同研发的上汽大通EV80新能源无人货车和东风电动无人货车,这是国内电商及物流领域首次推出无人货车产品,京东称目前无人货车已在交管部门指定的固定段内开始试。除了京东外,无人货车领域还有获得新浪投资的图森科技等创业者,前文提到的灵动科技则计划在vSLAM(视觉SLAM)技术平台基础上延展到送货机器人等领域。
无人机不是一个新兴市场,这个领域已产生大疆这家超级独角兽。不过,大疆和它的跟随者们,主要都是在做航拍,偶有涉足农业等领域。无人机送快递的的新闻不少,但大都还只是噱头。在空旷偏远地区,应用无人机送货不是没有可能,这些地区人迹罕至,传统送货方式成本高,同时也不用担心障碍物、噪音或者掉下来砸人这些城市应用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京东、顺丰等物流巨头都在加强对无人机送货的投入。顺丰采取“三段式空运网”布局,包含大型有人运输机、大型无人机与小型无人机形成不同层次的空中运力,仅仅是大型无人机项目总投资便高达7.4亿元,最终目标是无人机运力覆盖国家干线、城市干线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需求,实现36小时快件通达全国。京东在西安成立了全域无人系统运营总部,在多个地区拿到了无人机飞行许可,布局无人机送货。
搬运系统将大量应用机器人,还有一些环节需要大型的自动化设备,比如输送环节,自动对数百万SKU的商品进行进行识别,再传送到不同的分拣或者打包工作区;或者反过来,将包裹传送到对应的商品区域去装载商品。
去年我曾到菜鸟广州的自动化仓库参观,菜鸟仓库大量应用传送带技术,整个仓库都分布着自动化的传送带,将贴有条码的包裹输送到不同的商品区,有专人负责将商品放入后进入下一个区域。这个传送带以及背后的自动化系统是由奥地利KNAPP公司提供,菜鸟为此投资达到1个亿。类似这样的自动化设备还将被大量应用在仓库中,相信中国创业者和智慧物流服务商可以利用中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和成本优势,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自动化物流设备,与机器人协同实现仓储无人化。
可以看到,智慧物流每一个环节,都会被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掀起变革,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行业都将受益于此,每一个领域都有望诞生独角兽公司。
智慧物流意味着物流的许多环节将上演“机器换人”这一点在许多行业比如制造行业、金融行业、服务行业都会上演,BBC甚至预测,2030年将有8亿人类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所以,物流行业也将面临一个问题:被换下来的人何去何从?
长远来看,正如马云所说,机器干了人的事儿后,人就会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艺术创作等。马云举的例子就是物流行业,“早在清朝时期铁出现,人们抵制铁,担心沿线挑夫会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但现在有200多万的铁工人;而集装箱出现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但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船工人。”
推进智慧战略时,京东物流的从业人员也不降反升,京东的解释是:“中国整个物流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蛋糕在不断做大;不断有新的行业形态进来,因此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智能化带来的人员减少更多体现在能效提升、效率提升这些微观层面,整个物流行业都不用担心机器换人,让人没事做,一方面物流行业不可能全部无人化,另一方面机器还需要人来管理。一些岗位消失但有新的岗位出现,而且,智慧物流进一步激发物流需求,物流蛋糕会变得非常大。
技术是否足够成熟?技术成熟不只是可用,还要符合经济成本、适应不同场景,以及足够安全,才能应用于生产。比如仓储机器人,此前行业里面应用的都是基于激光雷达实现定位与理解,这个解决方案成本高、只能实现二维地图下的定位、不能与人协作,因此即便技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却很难被规模应用。
AI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机器视觉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模拟人类来理解三维解决上述问题,前文提到的灵动科技旗下的视觉轮式机器人,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基于机器视觉即时定位和理解技术(VSLAM),而不是激光传感器。它用的主要传感器是摄像头,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理解和定位三维空间,甚至识别人脸,因此可根据物流仓的工作人员的人脸信息,得到拣货单,并拣货员到达库位协同拣货。这个解决方案成本低、适用场景多、不需要大面积改变仓储结构,有望被大规模应用。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也在上演这样的变化,此前基于雷达传感器的方案正在被机器视觉方案取代,不久之前专注于机器视觉的商汤科技就与本田达成合作布局自动驾驶业务。
仅仅是技术是不能支持无人车上的。李彦宏的无人车在五环上压线该扣谁的驾照分?更长远的来看,无人车撞到人的责任如何划分?无人车的算法是优先自己还是人?在技术大变革面前,人类社会的制度同样要进行对应的适配。在智慧物流行业,无人机或者无人车送货过程中撞到人,或者说被劫持,如何处置?无人机在哪些区域可以送货,如何管控?无人配送车可以进入哪些区域,如何避免被人利用窥探隐私?这些都是需要人们来回答的问题。
当然,任何改变世界的技术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物流行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上述挑战最终都会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出现,势不可挡。在互联网花了20年彻底改变信息流通方式后,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人类社会要素,也将分别被智慧交通出行、智慧物流和金融科技所改变,未来可期。
Amazon Go的核心是“拿来即走”,不是“无人”,这是两回事;未来“拿来即走”和信用卡、移动支付一样是智能零售的基础设施;既然是基础设施,阿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一定会在这块重兵投入;创业者该选2C还是2B?
手持终端配置趋同,外观设计“借鉴”之风盛行,同质化已经不是什么新的现象。手持终端的差异化发展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破局之。在过去数年间,深圳汉德霍尔凭借独特的差异化策略,存活下来并拥有了一席之地。RFID世界网记者近日有幸登门拜访了该公司研发总监罗攀先先生,听他讲述了企业依靠行业实践沉淀下来的差异化经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