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园”频频上演家长们也该“吃药2015-5-31校园新闻
  •   近一个时期以来,发生在校园里的事件,微信圈隔三差五的都会频传,大有蔓延之势。者之,极尽,很难想象是发生在十几岁的孩子身上,砖头拍头、扒光衣服、吃屎喝尿、砍头……

      发布者的标题往往表达了极度的愤慨,常惯以这些者“人渣”、“”、“”等字眼。每一次看,都让痛、揪心。

      如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微信圈。一个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

      又如法制日报5月份的消息,一段长达2分43秒的视频,2名中学女生在厕所里连续暴打一个女生50多个耳光,视频说拍自泉州某校。

      再如,一名叫“你丹姐阿”的上传了一名女生在教室内赤身被两人拽着头发面对镜头,其中多张图片还这名女生的隐私部位……

      不久前,《是谁的,已被删了9次》的视频中,一名中学生对另一名,很多学生围观。随后经不是发生在兰考,但学生的事实却是存在的。

      ……

      频频上演的校园事件中,大部分的者和者均为年幼的学生,而且其中不乏女学生。试问,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之间,到底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这些看似柔软的学生为何如此?

      一连串的疑问,在追问我们这些大人们。对此,社会不解,学校委屈,家长担心,围观者疑惑!

      打人者应该受到法律的,但被打的孩子实在让人揪心,年幼的心灵在花季遭受,一个这样事件的发生,却了孩子的一生。谁该为此买单!

      网上搜索“校园”的新闻,相关词条达到百万记,搜索结果更加骇人听闻。都在追问:校园何以成为事件发生地温床?学生为什么成为的?

      关于“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法律工作者认为是法的意识缺失,心理学者认为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社会学家认为是受网络影响……无疑,校园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叠加的结果。

      作为家长,要明白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长有不可推卸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这个问题搞不清,其它的争论都是徒劳的,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不是社会和学校的。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真的要问问自己,从孩子呱呱坠地,在教育孩子上是否尽到了家长的责任,问问自己:

      有没有“原则”___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有没有“底线”___做对了表扬,做错了没有?

      有没有“标准”___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恶丑?

      这些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社会一直在那里,不是你骂一下就会为你的孩子单开一片“世外桃源”。学校也一直在那里,没有专为你的孩子“专”开设一个小灶……

      一切有情的,一切也是无情的,就看你是如何教育孩子来认知这个世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成长地。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不到为或者缺失,都是导致校园的内因。要知道,孩子的将来,无论是勤奋、宽容、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还是懒散、、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性,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固有的,都可以说是在家庭里学到的。

      由此可见,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的活着,更要让孩子能够学习、适应、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每一起校园,作为家长,都应该及时“吃药”,更应该反思:有学生在校的家长,是不是要赶紧问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参与,现在怎么样,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及早“吃药”,打好“预防针”。倘若自己孩子被打了,在痛骂者的同时,也问问自己为何自己的孩子为何会被打,自己该担负怎样的家长责任?倘若自己的孩子打人了,问问自己孩子为何打人,应该受到什么惩罚,里面有多少自己教育不到的?倘若自己的孩子尚小的家长,看到如此的,应该明白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以后出问题。如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话该怎么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遇到挫折是绕道而行,或是想办法克服;打击是该以牙还牙,还是用脑袋思考应对……

      这些看似琐碎的,确是孩子将来走进社会的制胜法宝。千万不要等到孩子了或受暴了,再委屈、后悔、愤懑,那个时候已经既成事实,再骂不公,再骂社会,再骂学校失职,对于自己受伤的孩子来讲,都是徒劳无益的。

      家长们,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是该了,但愿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