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 言言
4月16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社会新闻主编、首席记者宣克炅来到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为来自上海几十家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和校方代表进行了一场极富意义的“校园新闻发言人培养”。为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相关的号召,新民晚报教育工作室于2014年推出“校园新闻发言人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上海校园首席新闻发言人,提升上海校园文明形象,构建上海和谐校园。继邀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上海范长江新闻获得者,上海、上海东方中心首席记者陆兰婷首次授课获得成功后,本报教育工作室再次邀请到第二位沪上极具权威及人气的人宣克炅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长及园长授课。
上海市上海中学、同济大学一附中、上海市省吾中学、上海虹桥中学、上海北郊高级中学、武宁中学、莘庄中学、上南中学东校、朱家角中学、宝山实验学校、启音学校、闸北区和田小学、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曹杨实验小学、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普陀区满天星幼儿园、东昌幼儿园、莘庄幼儿园、车溪幼儿园、闻裕顺幼儿园、博申幼稚园、浦东新区高南幼儿园、浦东新区东旭幼儿园、蒲公英幼儿园、小红花幼儿园和蓬莱幼儿园(排名不分先后,也不一一罗列)等校长及校方代表在上与宣克炅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校媒”沟通问题。
及时公布
借力新特性
在办学过程中,每所学校的人数比例与人口构成不尽相同,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许多学校难免会因一时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导致错失面对发声的“最佳时机”,“主动权”。宣克炅在中表示,“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善于借助信息化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新作为发布渠道,在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公布事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新的及时性、广泛性和速度,都符合公布的必要条件。
正确引导
学生隐私权
众所周知,宣克炅是突发新闻“专家”,当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通常缺少权威的校园新闻发言人,而若已设立校园新闻发言人,又通常缺少正确面对的处理能力。本次旨在将各幼儿园领导培养成校园首席新闻发言人,面对突发事件时,需校方最高领导层摆正态度,“不、不生气、不消极”面对。
校媒沟通
尊重知情权
如何在学生隐私权与知情权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也是本次中重点内容之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循规蹈矩履行职责,却被,时有发生。的功能就是帮助学校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了解,知晓实情,最终核心目的是为了构建稳定和谐的校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积极的“校媒”沟通有助于学校重塑更具公信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更高规格的素质教育创新展示平台。 陈乐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