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尔3月19日电(张悦、王昱祺)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9-17岁的青少年每10名中就有3名曾遭受校园。严重的校园问题一直是韩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各方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及治理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为更好地了解校园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韩教育部将于近日展开2015年度第一次校园现况调查。
本周三,有关校园的电视剧《的妈妈》(Angry Mom)在韩国文化(MBC),该剧讲述的是一个母亲为救遭受校园的女儿而重新走进校园的故事。《的妈妈》一经不仅创造了同时段第二位的高收视率,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并一直占据韩国NAVER网站的实时搜索热门。
电视剧中所出现的校园场景并非,而是真实存在的现状。近年来,韩国青少年因不堪校园而的新闻屡见不鲜。尽管韩国、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在为缓解校园问题而努力,不断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预防校园的活动并加大宣传教育,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的产生。
根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韩国9-17岁的青少年中有32.2%曾遭受校园,21.5%曾参与。男生曾遭受校园比率为33.4%高于女生30.9%的比率,大城市青少年遭受校园35.4%的比率也要高于农村的25.1%。年龄方面,9-11岁的青少年遭受校园比率为38.6%,比12~17岁青少年高出8.9%。
韩国校园不仅多发,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据韩媒报道,现在校园已不再是简单的或抢钱,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担忧的情况。例如“”,把某个孩子当做下人一般的他做各样事情。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在校园的普及,还出现了“Kakao talk(类似微信的韩国手机即时通讯应用)”,在班级的讨论群中集体排挤某个孩子,更有甚者将某个孩子拉入讨论群中不停地发送信息,如果被的孩子退群,便会一直不断被重新拉入群中或收到单独的信息。像这样无法退出的Kakao talk讨论群,孩子们称之为“Kakao”。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研究员指出“学校对儿童的健康及家庭关系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甚至会持续到之后,因此需要继续强化针校园的预防及治理措施。”为了从根源上预防校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韩国曾在今年年初出台《人性教育振兴法》。该法律正式人性教育成为韩国中小学的必修课,并从2015年7月开始实施。从明年初起,韩国全部1.2万所中小学必须提交人性教育计划,教师须参加人性教育培训,各个师范学院和大学也要把人性教育设为必修科目。
此外,韩国教育部近日宣布将于3月23日至4月30日进行“2015年度第一次校园现况调查”。以韩国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此次调查将通过网络展开。学生们可在学校官网、各地区教育厅官网以及“家长联络统一服务网站”(上,完成简单的个人认证后参与问卷调查。
另据韩媒报道,2015年度第二次校园现况调查预计于9-10月期间进行,两次调查结果一并于今年11月公开。教育部表示所有调查结果都将用于制定各个学校的学校预防及治理方案。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