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小学生家长向郑州晚报记者反映,孩子回家的作业是做一份新闻手抄报。“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新闻,愁眉苦脸做不出来。”家长陈女士说,无奈之下,她只能替孩子完成。
家长对于老师布置这样作业的意义不甚了解。对此,教育专家称,减负的关键就是作业建设,应该有更多的老师布置出多样化的作业。
调查
六成“另类作业”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
在很多家长眼里,书本上的题、试卷上的题目才是正儿八经的作业,除此之外的作业,他们认为是一种“另类作业”。
昨日,郑州晚报记者到市区多个小学进行走访调查。
在伊河小学,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表示,没有遇见过“另类作业”,都是很正常的一些课后习题,并且很简单,量也不大,孩子可以自己完成。
三年级的童童说,老师曾布置过观察豆子生长发芽过程的作业。对此,童童爸爸说:“这种作业一般时间较长,难度不大,需要每天下班回来后,和儿子一起观察豆子发芽没有,有没有味道,颜色有没有变化,每天记录一下就行了。但是还是需要我们向孩子提出引导问题,孩子才能发现。并且此类作业很少会布置,偶尔一次比较新鲜,孩子会主动完成。”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学校会经常布置手抄报、剪报之类的作业,将每天看到的或者是老师讲到的有意义的题目记录下来,或从上剪下来,粘在画册上。通常情况下,孩子找题目,爸爸妈妈负责剪下来并粘在画册上。
据记者不完全调查统计,15%的孩子能自主完成“另类作业”,不用家长代劳;60%的孩子需要家长帮助完成,但会参与其中;25%的孩子是家长全权代劳的。
“数学手抄报”锻炼孩子的总结能力
在中原区外国语小学,三年级以下小学生作业量很小,大部分为课堂作业,在学校能完成一部分,仅留个别题目需要回家后完成。
偶尔,老师会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一些如“画画”“做贺卡”“收集植物标本”等动手作业,都比较轻松,父母一般都会给予孩子一些帮助,比如填色、剪形状等。
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会有“做数学手抄报”“每日新闻”这类作业,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帮助。
对于“每日新闻”,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知道怎么写,每天都愁眉苦脸。孩子写不出来,父母只好代劳。“现在这作业成我的了。每天吃完饭,孩子写作业,我就开始看,看新闻,内容不特别,老师不表扬,孩子就不高兴。我现在也是天天找完新闻还要自己重新写一遍,难啊!”
而不少家长表示,“数学手抄报”这个想法挺好的,能锻炼孩子的总结能力,让孩子能更好地记忆知识。
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说:“这个新闻作业太超前了,有些牵强,孩子又不懂什么是新闻,他们更不懂怎么去写新闻,只能我们帮他们写。对我们来说也是负担,我们又没学过,也很郁闷。”
在伏牛小学,一些四年级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在暑假期间,完成了一个“为爸爸妈妈做十件事”的作业,他们很喜欢,也从中体会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帮爸爸妈妈洗脚,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擦桌子、扫地、洗碗虽然现在老师没有布置这样的作业,但是还会每天帮爸爸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