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座的同学,看过《焦点》的请举手?现在还看的有多少?”10月12日,由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重庆新闻学院大讲堂在重师大学城校区开讲。
主讲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一开口就连抛两个问题,牢牢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本次的主题“变局中的我和你”随之被引出。
传统被期待、守候的时代已经过去
重庆新闻学院院长王国庆介绍,今后,重庆新闻学院大讲堂每月举办两次,学院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来大讲堂作主题、学术,努力把大讲堂打造成学术建设的高地、吸引人才的平台、展示形象的品牌。
讲堂上,当敬一丹问“看过《焦点》的人有多少”时,全场听众无一例外举起了手;可问及“现在多少人还在看”时,停留在空中的手明显地减少了不少。
“电视等传统被期待、守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的敬一丹十分谦逊,她说自己一直是变革中的跟随者,“我一度认为互联网仅仅是一项技术,直到有一天,我在上代表向时任总理提问,台里要求介绍时在央视记者后再加一个央视网记者。”
一个新增的头衔引起敬一丹的,她意识到自开始挑战“老大哥”,微博、微信已经撼动了传统几十年的强势地位。
改变传统居高临下的态度
“微博用来发布及时消息,网站用来深度解析,通知大家上微博微信,电视和是留给没有网络的人的。”敬一丹转述网友对传统的调侃,引来了阵阵笑声。
敬一丹认为,电视媒介单向线性模式不能广泛吸收受众参与,受众不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20多年的强势地位,让电视媒介在面对观众时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使观众产生距离感。
如今在节目中,她往往刻意避免使用以“必须”、“应该”、“要”等词语开头的祈使句,因为这不是面对观众该有的态度。“改变在强势中形成的优越感,审慎、地面对话筒前的空间。”
锻炼观察力、把握影响力、发挥创造力
“拥有出色的观察力,从那些被的角度看问题,是新闻人的本分。”敬一丹对在场的新闻专业学生说,在校园中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去看没看过的世界,接触未体验过的生活。“重庆的新闻专业学生下了课,要去解放碑、沙坪坝,也要到区县、到大山里”。
敬一丹还告诉大家,把握好传统的优势,发挥好传统的影响力。“电视媒介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使得当今最有品质的节目依然产生于传统广电,主流担负着网络粉碎机的角色,在观众心中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重庆日报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