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工控应用市场亟需高效能、高可信赖度、高强固度的固态硬盘。宇瞻科技(Apacer)开发出突破SATAⅢ瓶颈的超高效能的CSD产品,以特殊技术保存快取资料避免断电风险;产品以特殊镀膜与塑型技术,提供更佳的防水防尘等强固设计,并提供工╱军规资料抹写工具与云端软件,强化资料防护性并提升远程能力…
工控应用市场亟需高效能、高可信赖度、高强固度的固态硬盘。宇瞻科技(Apacer)开发出突破SATAⅢ瓶颈的超高效能的CSD产品,以特殊技术保存快取资料避免断电风险;产品以特殊镀膜与塑型技术,提供更佳的防水防尘等强固设计,并提供工╱军规资料抹写工具与云端软件,强化资料防护性并提升远程能力…
存储装置接口大变革
宇瞻科技(Apacer)产品研发处经理李俊昌,从存储装置接术演进、规格应用,及SSD如何因应工控领域的特殊需求做说明。
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IO)组织,在2005年10月推出SATA Rev 2.5,2007年2月推SATA Rev 2.6,2009年6月推SATA Rev 3.0,2011年7月推出SATA Rev 3.1版。2013年8月推出SATA Rev 3.2修订版,列举从PCI Express接术延伸而出的SATA Express、M.2(NGFF)等新接口规格,增加对microSSD(SSD单芯片)、可抽取的SSD模块(USM)等定义规范,以及针对固态混合硬盘(Solid State Hybrid Drives;SSHD)项目的最佳化。
SATA Rev 3.2新增的2.5寸新一代存储装置接口─SATA Express,其规格上沿用原先的SATA Connector,改成2组7pin SATA Port连接器+4pin PCIe讯号的定义,能跟现有SATA埠接头兼容共存,并可安插两条连接线,若插入SATA Express的公接头时,则切换成以PCIe接口方式运行。SATA Express设计了x2双线道、双向多工串行讯号,其最高传输效率可达2GB/s(PCIe 3.0)。
M.2起源于Intel于2012年IDF发表的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是针对Ultrabook、Tablet所设计的SSD附加卡标准。M.2目前有分为做SSD快取的Type 2242 SSD Cache Slot B,尺寸为22mm x 42mm;以及纯SSD附加卡模块的Type 2260 SSD Slot C、Type 2280 SSD Slot C,还有Type 22110 SSD Slot C,尺寸分别为22mm x 60 mm、22mm x 80mm与22mm x 110mm。
microSSD (uSSD)则是SATA- IO组织针对NAND Flash与Controller Die集成封装成单一芯片外观的SATA SSD所制定的规范(JEDEC MO-276)。芯片尺寸为20mm x 16mm,采Fine Pitch Ball Grid Array (FPBGA)封装,锡球间距(Pitch)为0.5mm。可用于直接焊接在小型嵌入式系统主板上以节省PCB空间。
Device Sleep (DEVSLP)则是SATA进阶电源管理协定,目前并非所有工控或一般主板有拉出这条线。过去SATA对外围的节电管理,是透过软件方式,从全速作用(Active)到部份作用(Partial),再进入睡眠(Slumber)模式。SATA 3.2追加DEVSLP讯号线定义,使SATA外围能进入DEVSLP模式以进一步达成节电。
传输接口未来转向PCIe 但工控应用仍待观察
李俊昌提到存储装置势必从SATA转到PCI Express,但受限于工控主板设计与验证的时间较长,他认为在短期内还不会看到。而PCI Express接口的世代╱速度规格,从第一、二代PCI Express (PCIe Gen1 & Gen2)采8b/10b编码,单线道(x1)传输速率为2.5~5GT/s (250~500MB/s),16线道(x16)传输速率达4~8GB/s;到第三代PCI Express(PCIe Gen3)改采128b/130b编码方式,单线道(x1)传输速率为8GT/s(1GB/s),16线道(x16)传输速率达16GB/s。
以各种尺寸的SSD存储装置,设计外接接口的可行性列表部份。M.2(NGFF)使用67/75pin Connector以及22mm宽,四种长度(42/60/80/110mm)的尺寸规格,可设计SATA与PCIe接口;MO-300 (mSATA)使用52pin mSATA插槽是沿自于miniPCIe插槽,因此也能设计成支持SATA与PCIe接口。至于2.5寸SSD尺寸为100mm x 70mm,可设计支持SATA与PCIe (SATA Express/SFF-
8639)接口,但MO-297(SATA Slim)存储模块,虽同样使用7+15的SATA Connector,目前仅支持到SATA,尚未支持PCIe。
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SSD技术解决方案
SSD已广泛应用到像零售点(POS)、医疗设备(Medical)、服务器(Server)、游戏机(Gaming)与平板计算机(Tablet PC)等嵌入式系统的开机╱存储碟的应用。从应用面(Application)、效能(Performance)、成本(Cost)与可信赖度(Reliability)四个SSD选购特性来说,工控用户过去的是:应用>信赖度>效能>成本,但近年来会因市场属性不同,会有强调效能的:应用>效能>信赖度>成本之选择,以及跟消费者相同的:应用>成本>信赖度>效能之选择。
对工控应用市场而言,挑战在于需要极致高速的SSD,具备断电时快取资料的防护机制,防尘、防水与更多因应特殊的强固设计。需要保全防护措施避免资料外泄,客户想随时得知目前SSD的状况与使用寿命,也希望有更薄、更轻且更小巧的SSD产品。
突破1G高效能传输的工控用SSD
李俊昌介绍宇瞻开发的2.5寸Combo SATA Drive(CSD)固态硬盘,它用单片SSD PCB板实现两颗SSD Controller的两套实体SSD系统,封装成一部单一磁碟机外观;以RAID 0方式运行下,工控主板设计支持两埠 SATA 接口,达到接近于PCIe Gen2 x2的效能(1GB/s)。以CrystalDiskMark v3做效能评测,循序读取与写入速度分别达到1,024MB/s、602MB/s。CSD也可因应客户需要,提供采一组SLC SSD搭一组MLC SSD的混搭设计,让SLC存放OS与重要应用程序,MLC存放一般资料。
宇瞻的CSD使用SFF-8482 29pin的SAS公接头设计。其防呆卡榫(Notch)的设计上,可以连接到服务器╱网络存储装置背板(backplane)上的SAS母接头,但无法连接到SATA母接头。若客户端设计SAS母接头于主板上,除了可连接一般SATA SSD/HDD外,亦可采用宇瞻的CSD 做加速、备份等模式SSD应用。
一般SSD会加上DRAM做为读写资料快取(Data Cache)以增加读写速度,但潜在风险就是遇到突然断电时,存储于DRAM快取区内的资料遗失。宇瞻SSD导入CorePower技术,以大型超级电容(Super Capacitor)存储备援电力,能在断电时提供电流给控制芯片做紧急处置,确保到完全断电之前,所有快取区的资料能写回NAND Flash非挥发性存储器。
在防护╱信赖度(Reliability Protect)设计上,宇瞻SSD导入低压塑型(Low pressure molding)技术,把PCB板上的IC连同接脚整个塑型包覆起来,避免氧化、板弯且增加抗震能力。另外还提供经济的一般性镀膜(Conformal Coating),而纳米镀膜(Nano Coating)可以进一步填补到任何IC接脚、底部的空隙,强化抗氧化与防湿能力,杜绝化学物质、溶剂或二氧化碳的。
宇瞻SSD导入CoreSecurity核心防护技术,以独特加密编码方式,避免SSD被移至其它平台读取;CoreProtector核心防护技术,提供资料、磁碟与装置三种等级的防写防护能力;CoreEraser Technology核心抹写技术,则提供快速抹写(QuickErase)、全扇区抹写(Full Erase)以及MIL军规抹写(MIL Erase)功能。
要了解SSD的运行状态,取得磁碟容量╱韧体等系统信息、S.M.A.R.T状态值、系统负载、SSD已区块抹除次数(Block erase count)、预估寿命、SSD检康状态、断电失效次数(System power hours/cycle/ilure)等,过去只能在安装该部SSD的计算机上安装并执行检测软件;宇瞻提供SSDWidget云端Apps,可在手机╱平板下载后,透过云端来SSD状态;宇瞻的SSD会在任何有联网的机器上,将SSD硬件系统信息,经编码后送到客户自建的私有云服务器,供SSDWidget随时撷取并显示出来;或透过网页浏览器的方式,在任何联网终端经过简易设定后,就能读取远方机器的SSD系统状态值。
宇瞻开发的uSSD固态硬盘芯片为microSATA Disk Chip(uSDC),芯片尺寸大小为20mm x 16mm,FPBGA156封装,支持SATAⅢ传输接口。目前uSDC已应用在行动装置、主板内建存储(Storage on board),或轻薄本╱Chromebook的应用。此外也开发出无须外拉电源线,直接插在7pin SATA接口的小型SATA Disk Module。它直接利用搭配主板在SATA Port公接头固定柱增加电源,电力透过附金属夹片的SATA埠母接头传至SATA Disk Module。
面对更轻薄短小的需求,宇瞻开发出仅5mm厚度的SSD,采SATA 6Gb/s接口设计并与标准22pin SATA接头兼容,重量仅57g;跟希捷(Seagate)、威腾(WD)的5mm SSD产品相比,宇瞻5mm SSD具备450MB/s循序读写的效能优势,也兼顾SATA接口接头的兼容度与轻盈度。
李俊昌最后总结,目前有更多针对工控应用的SSD产品出现,可依客户在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求,做特殊硬件、韧体客制化SSD的技术与服务,且宇瞻科技未来在嵌入式应用市场,将持续提供更多应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