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就业指导前有求职训练后有“回炉”长宁区初职校为特殊学生就业精准规划
  •   从毕业时匆忙求职、仓促上岗,转变为在毕业前一年内参加个性化的求职训练,在就业后一年里仍然得到学校老师的帮助——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从本届毕业班开始,正式推出全市首创的职后转衔计划,提高特殊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即使在特教事业领先的日本,这也是新鲜事物。第50届日本特殊教育大会专邀请长宁初职校访问日本,介绍这个“十年磨一剑”的特教项目。

      十年磨出好方案

      从2001年开始,长宁初职校的毕业班老师就定期前往学生就业单位交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手把手提供“回炉”,填补学校教学与岗位实际要求间的断层。

      这样的服务很有效果:从2001年开始,轻度智力障碍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基本都能被用人单位留用,有的还逐渐成为带教新员工的小师傅。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厨房从事清洁工作的中度智力障碍毕业生林林还被评为优秀员工。

      近几年,来长宁初职校就读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不断增加,而且,他们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更加需要个性化教育。初职校在不断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与华东师大特教系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出一套创新性的职后跟衔转型计划,重点就在一个“衔”字上——做好学校和职场的衔接、学生与职员角色的衔接。

      每人开场服务会

      捧着20多页的职后转衔项目方案书,应届毕业生姚姚的班主任走进会议室。姚姚全家、校长沈立、职业指导老师金花、各专业课的老师以及华东师大的特教专家都已就座,姚姚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会议。这是为他举办的一场专会议——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会议。

      会上,姚姚说,自己的愿望是去快餐店做服务员或点心师。老师根据他的求职心愿,为他做了十几项技能测试,结果,他的服务用语掌握率达100%,上菜技能掌握率为0%,擦拭餐具掌握率50%,餐巾折花掌握率50%。专家评估后“花一定时间进行餐厅服务技能培训,有从事该工种的可能”。校长当场拍板,请老师对姚姚进行两个月的跨专业。

      同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你我他合同”,承诺督促姚姚掌握出行线和各种生活常识,合理安排作息……这样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足足花了几小时,而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用了两三个星期。这些时间可没白费,不久后,姚姚如愿成为85℃面包店的面包师。

      提高就业精准度

      每个学生的转衔项目开展均历时2年,包括在毕业班就读的1年准备期、求职试用3个月的关键期和9个月的稳定期。通过系统规划和个性化方案,老师、学校帮助学生的工作岗位更加精准。过去,曾发生过老师辛辛苦苦联系好就业岗位,却被家长和学生挑肥拣瘦的情况。老师只能凭经验和感觉向他分析成功率,有时候,不一定能让家长和学生听得。如今有了科学细致的评分量表,老师的客观分析更容易奏效。今年就有一名毕业生在老师分析劝说下,地放弃开饮食店当老板的念头。

      目前,不少特教学校以提高学生考出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为教学目标。长宁初职校沈立坦言,他们也曾十分看重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档次和数量,导致毕业生的最后一年往往都在忙于考证,在拿到毕业证书后才开始匆忙求职。如今,校方提前着手、延迟“断奶”,有利于建立一个影响学生终身的职业规划,不让毕业生“输在起跑线上”。

      本报记者孙云

      从毕业时匆忙求职、仓促上岗,转变为在毕业前一年内参加个性化的求职训练,在就业后一年里仍然得到学校老师的帮助——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从本届毕业班开始,正式推出全市首创的职后转衔计划,提高特殊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即使在特教事业领先的日本,这也是新鲜事物。第50届日本特殊教育大会专邀请长宁初职校访问日本,介绍这个“十年磨一剑”的特教项目。

      十年磨出好方案

      从2001年开始,长宁初职校的毕业班老师就定期前往学生就业单位交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手把手提供“回炉”,填补学校教学与岗位实际要求间的断层。

      这样的服务很有效果:从2001年开始,轻度智力障碍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基本都能被用人单位留用,有的还逐渐成为带教新员工的小师傅。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厨房从事清洁工作的中度智力障碍毕业生林林还被评为优秀员工。

      近几年,来长宁初职校就读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不断增加,而且,他们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更加需要个性化教育。初职校在不断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与华东师大特教系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出一套创新性的职后跟衔转型计划,重点就在一个“衔”字上——做好学校和职场的衔接、学生与职员角色的衔接。

      每人开场服务会

      捧着20多页的职后转衔项目方案书,应届毕业生姚姚的班主任走进会议室。姚姚全家、校长沈立、职业指导老师金花、各专业课的老师以及华东师大的特教专家都已就座,姚姚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会议。这是为他举办的一场专会议——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会议。

      会上,姚姚说,自己的愿望是去快餐店做服务员或点心师。老师根据他的求职心愿,为他做了十几项技能测试,结果,他的服务用语掌握率达100%,上菜技能掌握率为0%,擦拭餐具掌握率50%,餐巾折花掌握率50%。专家评估后“花一定时间进行餐厅服务技能培训,有从事该工种的可能”。校长当场拍板,请老师对姚姚进行两个月的跨专业。

      同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你我他合同”,承诺督促姚姚掌握出行线和各种生活常识,合理安排作息……这样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足足花了几小时,而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用了两三个星期。这些时间可没白费,不久后,姚姚如愿成为85℃面包店的面包师。

      提高就业精准度

      每个学生的转衔项目开展均历时2年,包括在毕业班就读的1年准备期、求职试用3个月的关键期和9个月的稳定期。通过系统规划和个性化方案,老师、学校帮助学生的工作岗位更加精准。过去,曾发生过老师辛辛苦苦联系好就业岗位,却被家长和学生挑肥拣瘦的情况。老师只能凭经验和感觉向他分析成功率,有时候,不一定能让家长和学生听得。如今有了科学细致的评分量表,老师的客观分析更容易奏效。今年就有一名毕业生在老师分析劝说下,地放弃开饮食店当老板的念头。

      目前,不少特教学校以提高学生考出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为教学目标。长宁初职校沈立坦言,他们也曾十分看重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档次和数量,导致毕业生的最后一年往往都在忙于考证,在拿到毕业证书后才开始匆忙求职。如今,校方提前着手、延迟“断奶”,有利于建立一个影响学生终身的职业规划,不让毕业生“输在起跑线上”。

      本报记者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