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就业指导邵阳]城步指导与援助困难就业群体就业
  •   华声在线讯 困难就业群体是指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容易或者已经挫折和困难的人群,主要指的失业人员中的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技能的中壮年人、夫妻双方的零就业人员。困难就业群体的基本问题表现为:年龄上偏大、技能上偏低、经济上低收入、生活上低层次、心理上高自卑。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帮助困难就业群体实现就业,一方面要对他们加强职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援助的力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帮助困难就业群体成功实现就业。

      一、我县困难就业群体的现状

      失业者群体是我县现阶段典型的困难就业群体,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⑴未改制的国企业职工。我县共有未改制的国有企业19家,基本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目前共有职工3069 人,其中职工2303人,夫妻双双的有113户。

      ⑵改制国有企业置换身份后未重新就业的失业人员。我县共改制国有企业29家,置换国有职工身份5547人。

      ⑶二轻等集体企业失业人员。我县共有集体企业9家,失业人员538人。

      二、职业指导与就业援助相结合,促进我县困难就业群体就业

      针对我县困难就业群体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一要对他们加强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在观念上转变就业观,接受灵活就业;二要加大就业援助的力度,帮助他们在技能上培训提高,在创业上指导帮助,在政策上优惠扶持,在就业上援助岗位。

      (一)困难就业群体的职业指导服务

      1、帮助困难就业群体在思想上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困难就业群体,他们一方面缺乏自信心、害怕挫折、情绪急躁、抱怨社会,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另一方面,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职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入户走访,谈心交心,建立个人信息卡等方式,对困难就业群体实行动态管理和职业指导服务。

      2、帮助困难就业群体在观念上转变就业观,接受灵活就业

      在观念上要打破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就业观,要改变不是正式的工作不算就业的落后观念,要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即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工作报酬多少,只要通过参加社会劳动,获取收入和报酬,就是就业。所以个体经商办店,家政服务;企业临时工,季节工,钟点工;参与种植养殖等都是就业。

      3、指导困难就业群体,了解就业扶持政策

      为了让困难就业群体及时了解就业各项政策,我们主动深入困难就业群体家中发放政策宣传手册,与他们促膝谈心,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并针对困难就业对象的具体情况,作出政策说明,解答他们的困惑,使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政策,了解了自己应享受政策的内容和办法,激发就业的积极性。

      (二)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援助

      1、发文落实就业援助政策

      近几年,县委、县人民非常重视困难就业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每年都由“两办”发文进行安排布置,采取“县内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市驻城单位腾岗援助,县人民按标准对援助单位进行补贴”的援助方法,这一援助方法对缓解就业经费压力,促进国企大龄失业人员就业,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购岗安置困难就业群体

      县内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市驻城单位、社区设立保洁、保绿、治安巡逻、治安协管、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全资购岗,安置困难就业群体。

      3、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困难就业群体就业

      一是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延季蔬菜等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困难就业群体下乡就业;二是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小水电和竹木加工业,大量新增加工业就业岗位成为安置困难就业群体的主力军;三是兴建的四十多个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工程,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困难就业群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