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java培训
  • 自人徐达内: 我是要做新界的福布斯
  •   “自大咖徐达内”这一名号,在江湖上绝对是响当当。网络上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但公开照片却只有寥寥数张,与其大名不甚相符。2007年,恰逢而立之年的徐达内从东方早报(博客,微博)副总编激流勇退,迎着新创业的风华丽转身,从开拓出国内领先的信息可视化项目EG365,到札记系列内容产品,乃至现在的新排行榜,徐达内的每一步探索都在创新中取得巨大成功。羊年春节前夕,江苏新联盟正式成立,徐达内来南京做了主题,我们藉此机会跟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

      文 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摄 扬子晚报记者 宋峤

      “读大学的时候我其实对设计很感兴趣,很想去奥等广告公司,进后任夜班编辑,白天时间很空,就去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当时我说我不要钱,就是来玩儿的,巧合竟找到数据可视化方向。”

      新排行榜创始人、看榜科技CEO徐达内是复旦大学新闻系93级学生,1997年他大学毕业时,刚好赶上技术变革—从铅字印刷到激光排版,年轻人由于具备工具上的优势,快速介入PC端,脱颖而出。也是在这时,徐达内巧合“邂逅”了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即将文字、数据等繁琐信息通过更易理解的图片形式展现出来,直观地进行解读。当然一切偶然皆必然,这源于他大学时对设计的爱。1997年大学毕业后徐达内进《文汇报》值夜班,白天时间很空,于是想找个广告公司实习,当时选择了上海最大的民营广告公司“丽人”实习,不要钱,就充当免费劳动力,跟着大家学习各种软件。1998年长江洪水时,徐达内学会了画洪水分布图,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在纸媒里做信息图表的人。

      2007年,而立之年的徐达内脱离传制,创业之,他的公司开始向国内批量供应信息图表,并成为新浪、腾讯的供应商,业务之外,利润最高的是给商业公司以及给机构做项目或科普画册等,比如核电站科普。凭借“信息可视化”的前瞻性项目,他不仅逐步实现了财务,也积累了技术团队力量。

      在新的世界里,徐达内一直在创新,2008年开始,徐达内受邀在《金融时报》FT中文网开设专栏《札记》,以点评的方式把各家对同一个热话题的言论总结贯穿起来,探寻中国的生态,热评冷析,亦庄亦谐,迅速走红。札记也被称为观察中国最好的眼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变迁,札记已经从最初的专栏、博客文章、RSS订阅,演变到现在的APP,附有子产品“听海”、“传媒行业情报”等等。

      “数据可视化加札记,文理科相结合,做出了第一个新排行榜,现在新排行榜拥有中国最豪华专业的团队,人们对榜单太有兴趣了,有人称,我是要做新界的福布斯。”

      看过札记的人一定会被里面超多的信息来源所折服。据了解,徐达内每天早上要读30多份日报的头版、版、评论版,还要阅读三四百个微博、微信意见的评论意见等,才开始下笔。“观察对象的名单其实都是相对固定的,很早就萌生过要做排行榜的想法。”徐达内发现,信息可视化项目团队拥有精准抓取数据的技术优势,而写专栏札记,需要关注比更多的微信号,拥有足够多的样本库,文理结合简直锐不可挡。于是在微信公布号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后一个星期,徐达内迅速抓住时机,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新排行榜。

      之后,徐达内以及团队处于打了鸡血的亢奋中,联合对政务双微进行排行,并针对各地区地域排行榜,目前已经与29个省市的主管部或主流建立合作,在江苏是与扬子晚报联合发布榜单;细分到各领域,分类包括健康旅游、文化、时尚科技等各个精细榜单。一时间声名大噪。

      当前,徐达内99.9%的精力用在新排行榜上。他拥有国内最豪华专业的评估团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全方位学术支持,新浪、凤凰、搜狐、网易等各种来自学界业界的大佬都是他的顾问团,发布的排行榜已然成为江湖汇总的兵器谱,是江湖人士必读榜单。

      在自的世界里,徐达内一直紧随时代潮流,快速创新前进。

      那时候年少轻狂,拿遍了传统所有的项,“不甘心”那么早就领导之位,便“不安分”地想跳出体制,去做些新鲜、有意思的事。

      大学毕业后,徐达内进入《文汇报》工作,对待工作的热情简直令人望尘莫及,没几年,他就可以从选稿子、编稿子、排版、做编、上电脑等所有程序全部搞定。“一进去就开始做头版编辑,2001年刚入职四年,就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主任助理,当时得到锻炼最大的一件事是被授予了主持整张改版的职责,我当时只是年少轻狂的小伙子,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做到不知天高地厚地轮流跑到各个部去给各位前辈作动员工作、给那些老师们定规矩。”徐达内陷入沉思中,“当时一些版面设计、基本风格基本上都是我定下来的,一直从2001年沿用到2014年,改版成功那年,我在报业集团劳模榜上排名第一,也是破了个最年轻的纪录。”徐达内很感谢当时领导给予的机会,因为他在这个平台上,拿到了传统几乎所有的项。“、集团的各种基本都拿过,中国新闻版面金也拿过,2001年,保送的10年20个好版面中,我的作品占据了13个。”

      当拿到所有的成就后,2003年,现在澎湃CEO的邱兵—辞去文汇报的中层干部职位,着手创办了《东方早报》,当时,邱兵只要求从文汇报带走一个人,便是徐达内。因此徐达内也成为东方早报创始人之一。然而,被推上副总编领导岗位的他,不适应了。徐达内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进入领导状态,“距离业务部远了。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在神坛上的佛龛,每天交版时间为12点,11点时版面拿过来,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一般只能改改错别字,做了那么多年编辑,却逐渐远离业务一线,觉得有些失落。”徐达内表示当时太清闲了,在一个周末副总轮流值班时,来劲儿了,把头版头条从头到尾彻底修改了一遍。“第二天记者说,我的稿子不是这样啊!但是于我而言,就像是一直在当教练,终于有机会去踢了一场球,太过瘾了!”徐达内当上副总编时才27岁,浑身充满了力气和的他却只能在相对清闲的高层管理岗位赋职,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于是辞去副总编身份,投向了新、自的怀抱。

      现在作息规律,已经在逐渐适应管理岗位,转变管理方式,像当初领导给自己机会一样,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不过现在,作为看榜科技CEO的徐达内,已经在逐渐适应管理岗位。“现在公司整个团队不到70个人,以前我总是亲力亲为,现在也在逐渐放权,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岗位。比如札记现在就是团队在做,我负责审稿。”徐达内感慨,团队在做事时,可能会有令网友不满之处,但长痛不如短痛,必须缺憾,给他们机会,他们才会成长,就像当初文汇报、东方早报领导给自己机会一样。

      1977年出生的徐达内上学早,在班上是最小但成绩最好的学生。采访徐达内时恰逢情人节,他笑称,“我高中三年给女生送了三年情书呢!”正当记者惊诧准备之时,他幽默地表示,帮别人送—情书快递员,“当时我年纪小,不开窍,找我代送情书安全,不用担心被偷看或被截留。”高考时,徐达内以安徽宣城地区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复旦大学。“在复旦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培养了而无用的灵魂吧。”徐达内笑着说。

      现在,徐达内需要统筹管理EG365信息可视化、札记、新排行榜三个公司,如何保障精力?“这些年来,越来越感受到创业需要好身体,一直保持正常的作息,每晚十点多睡觉,因为熬夜带来的损失得不偿失;另外,每周运动,与朋友们一周踢两场足球。”

      所以,你应该知道,他为何叫徐达内。

      快问快答

      L=李冲

      X=徐达内

      L 你为何会选择笔名来代替真名?

      X 2008年开始写札记时,因为不可避免涉及到对过去任职的点评,因此为了避免麻烦,就用了笔名,后来习惯了,就一直沿用下去。除了身份证上还是真名,其余都用徐达内。2008、2009年甚至一直没有用过真人照片,一直都在用漫画代替,后来FT中文网要求所有专栏作家必须要用照片,才放上去一张。

      L 你为何会取名徐达内,因为热爱足球?

      X 在这个笔名之前我用过老徐,那会我才刚过30岁,叫老徐不够老,叫小徐又不够小,后来在FT中文网做编辑的朋友给我取名徐达内。因为我姓徐,姓肯定是不能改的(笑)。而且你知道我很喜欢齐达内嘛!

      L 发现你一直在新领域开拓创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创意?

      X 其实很多新领域的开拓,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我看来,每一次创新都是“物竞天择”的本能吧!

      L 你认为2015年,自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X 2015年,将有非常大数量的自出现衰退与重新洗牌。自的生长已经结束,那些精细的、定位精准的自才能活下去。自的切口将越来越小,越切越深,符合这种条件的自在商业价值领域将有非常多的机会。

      关于《锐读空间》你有任何意见和,请联系我们: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