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IT行业新闻
  • 201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十大国际新闻:大事改写格局
  •   一、中国市陷入降价潮,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继续衰靡

      发展中国家汽行业应顺势而为,开拓出

      2015年中国一半汽产能无法利用 价格战更趋激烈

      IHS估计中国汽业产能利用率在2015年为67.9%,日媒则估为50%

      事件概述:新兴市场在2015年越发呈现“不兴”趋势。中国尚保持同比增长,但速度明显放缓,并且企纷纷卷入价格战,连豪华品牌的姿态也不得不“放低”。而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市则持续低迷,在这些国家设有业务的中国企也陷入跌势。

      点评: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不复以往的高涨势头,亟待找寻应对之策。对中国市而言,降价潮也充当着变相补贴经销商、缓解矛盾的途径,然而这并非长久之策。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将目光转向国和欧洲市场,也在探索产品高端化的方案。如何在淡季里成功自保,是下一阶段蓬勃发展的必要铺垫。

      二、菲亚特克莱斯勒再爆合并绯闻

      或从中长期更改全球汽产业格局

      菲亚特2019年前再结盟企巨头 对通用汽最感兴趣

      事件概述:菲亚特在完全收购克莱斯勒之后,再度抛出言论,欲在2018至2019年前后再次展开大规模兼并。目前“绯闻对象”包括通用汽、大众、福特、标致雪铁龙、铃木和马自达等。其中通用汽甚至收到过菲亚特CEO马尔乔内“求婚”邮件。但从现状看,基本没有企给予菲亚特积极的回应。

      点评:菲亚特吞并克莱斯勒被视为汽行业最成功的兼并案例,马尔乔内也足以凭借此举在汽史上留名。在2019年卸任之前,马尔乔内仍希望再创造奇迹。倘若能够成功结盟大型企,将出现一家规模超过丰田的新巨头,而这种庞大的也将改写全球汽产业格局,并在经济和角度产生巨大影响力。不过业界普遍对第二次奇迹不甚乐观。

      三、高田“气囊”导致史上最大规模召回

      新纪录还能继续发酵多久?

      史上最大汽召回突破4千万辆 本田占一半

      事件概述:日本高田在汽安全气囊行业的市场份额可观,然而当气囊充气装置可能爆炸并导致人员伤亡时,史上最大规模汽召回拉开序幕。从2008年开始,高田缺陷气囊导致零星辆被召回,2013年起数量骤增,到2014年累计达到3,000万辆,2015年5月份突破4,000万辆大关。

      点评:高田“气囊”目前导致的汽召回总数大约是丰田“踏板”的三倍多,比2014年另一桩业界的“点火开关”也几乎高出一倍,并且该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企中受损最严重的本田甚至重新发布了第一季度财务数字。在看到巨大经济损失的背后,业内人士和厂商应当更多地围绕“规模化”双刃剑和质量监督机制进行思辨。

      四、豪华在中国等市场降温

      未来豪华汽品牌座次有望洗牌

      11月豪华品牌在华销量盘点:新高与转冷并存

      豪华在中国市场销量排名洗牌

      事件概述:近年以来,豪华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销量增速较以往有所放缓,进入2015年之后,尤其是在第二大豪市场中国,不少豪华制造商销量增幅低至1%以下,甚至出现负增长,奥迪和宝马更是连续26个月和10年3个月的增长中断。在全球范围,豪国等市场表现尚可,但在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随整体市一同下挫。

      点评:涵盖中国市场,豪华品牌“过冬”,实际上显示出宏观经济开始对消费产生制约效应,此外反腐高端消费也起到了作用。这样的变动,也使得部分品牌的销量排名出现变化,譬如奔驰放言在规模上赶超宝马奥迪,在近来的增速表现中看到了一定的希望。而竞争尤为激烈的二线豪华品牌则更有可能在“冷风”里重排座次。

      五、大众在华销量颓势

      大众将面临利润聚宝盆战

      大众5月销量惨绿:一汽大众全系崩落 上海大众凌渡救主

      大众在华销量陷入连跌

      事件概述: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众乘用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增势减弱。2015年前两个季度,甚至出现了连月下跌。尤其是一汽-大众旗下型产品,多个月份集体同比滑坡。这同大众之前在中国的风生水起形成鲜明反差,甚至大众汽集团全球销量五年来首次滑坡。

      点评:大众汽向来是中国市场最受关注的外资企之一,2013年从通用汽手中收复在华销量桂冠,中国业务利润也日渐高涨。春风得意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千里之堤现蚁穴”的时候。除了整体市放缓、对比基数居高和型更迭等因素之外,“断轴”和DSG事件等实际上也存在负面作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众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口碑,与销量下滑不无关联。

      六、谷歌自动驾驶上测试

      IT巨头和企之间竞争与合作双升温

      狼来了!谷歌无人上 推进自动驾驶发展

      事件概述:2015年6月25日,谷歌宣布,其所开发的两座自动驾驶小型已经作好了测试的准备,并且已有部分原型业已在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上。这是全球首款有望进入批量生产的“专业”自动驾驶,有别于之前谷歌改装的自动驾驶

      点评:谷歌在自动驾驶汽领域跑在行业领头,从联网和智能化角度对传统企构成了挑战。随着谷歌无人项目推进,汽产业话语权在两大阵营之间的争夺无疑更趋激烈。但伴随竞争一同升温的则是合作的可能。谷歌的汽系统和苹果的CarPlay系统都力图吸引更多企用户;同时谷歌也陷入同特斯拉、菲亚特结盟的传闻,在同供应商组团的同时,也希望在自动方面与大众通用结盟。未来企和IT巨头之间恩怨纠葛仍需时间回答。

      七、通用汽全球累计总产销量超过5亿辆

      高于丰田和大众累计产量之和

      全球企总产量排名:通用5亿辆夺冠 超大众丰田之和

      通用、福特、丰田、大众和日产等企累计产量已经突破亿辆大关

      事件概述:2015年5月4日,通用汽宣布自公司成立106年以来,迄今完成了5亿辆汽的生产工作,这也意味着通用成为总产销规模最大的汽企业。1908年通用汽成立,1964年、1978年、1991年和2003年相继经过1亿、2亿、3亿和4亿辆大关。

      点评:通用汽作为把持企全球产销量桂冠时间最长的企,率先实现5亿辆累计产销规模,超过丰田和大众之和。对于汽工业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除了通用、丰田和大众之外,只有福特和日产实现了累计产量过亿。当一个数字累积到足够大的程度,本身便被赋予了意义。

      八、日本企更新平台、零部件和生产工艺 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

      将缔造更便宜的日系

      事件概述:丰田、日产和本田等日本企2015年纷纷公布了生产成本削减规划,将通过平台模块化、零部件通用化、工厂、生产工艺升级等手段,大幅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丰田甚至预期新开发成本将直降20%。

      点评:丰田牵头掀起汽行业第二次产业——精益生产,日系向来在成本控制方面拥有过人之处。成本下降则意味着利润抬升,当然需要以质量和性能为前提下——丰田在成本的同时,身强度能提高65%。对于中国汽行业而言,日系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进展不仅带来的压力,也是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九、大众汽董事长皮耶希卸任

      大众帝国一个时代的落幕

      独家:大众汽董事长卸任 或影响公司未来走势

      左:大众CEO文德恩,本次斗争赢家。右:大众董事长皮耶希,“太上皇”终落马。

      事件概述:大众汽监事会(相当于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今年同管委会(CEO)马丁·文德恩矛盾升级。皮耶希试图扶持保时捷CEO穆伦上位取代文德恩,失利后受到来自工会、大众股东等方面的压力,因而辞职。

      点评:皮耶希被誉为“大众教父”,从引入日本式精益生产,到Quattro 四驱技术助力奥迪崛起,乃至通过917项目让保时捷成为最大跑制造商,为大众集团立下无数功勋。但皮耶希也因为玩术、而遭到诟病,数十位大众高管因同“教父”的矛盾而出局,这让皮耶希的形象甚至被妖。皮耶希的黯然离场,实际上是各利益方博弈的最终结果,或许大众“家族化”的烙印将随之淡化。

      十、丰田重新启动全球产能扩张计划

      停转三年后日式马达再度启动,能否席卷全球?

      丰田重掀全球扩张规划迎击大众 三座新厂中国占其二

      丰田公布新一轮建厂规划 广州三厂2017年投产新

      事件概述:2015年4月15日,丰田汽公布了墨西哥新工厂和中国广州工厂第三生产线的兴建计划,两座工厂将总计新增30万辆产能,分别在2019和2017年投产。这意味着丰田全球产能长达三年的“冻结期”结束,重新开始扩张。

      点评:在反思“踏板”之后,丰田CEO丰田章男意识到质量比规模更重要,为此挖掘工厂利用率,连续三年停建产能。在这样的方针之下,受日元汇率助力,丰田成为汽行业利润的绝对冠军,远超大众等产销规模接近的对手。同时,即便是“不那么重视”的产销量,丰田也已经多年蝉联桂冠。面对迅速崛起的大众,丰田有丢失王座的。日式马达再度启动,未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