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IT产业2014变局:持续向多元中心格局演变
“IT产业的变革从未如此剧烈。”微软中国CEO贺乐赋的一句话不知道出了多少传统IT巨头的心酸与无奈。2013年,IT产业在新旧的交锋中融合前行。在信息通信领域,曾经的主导者——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要问2013年最令国内电信运营商心慌的是什么?非OTT莫属。从微信收费的争议到年底4G、虚拟运营商发牌,政策和市场的变幻进一步加速电信运营商哑管道化的危机,产业价值正向移动互联网末端分流,2014年,通信产业将朝着多元中心的格局持续演变。
政策调整,行业格局酝酿巨变
刚刚过去的2013年,多年的宽带中国战略以及4G牌照如约落地,三网融合正全面铺开,携号转网试点获得扩围,民资入局通信业护航机制成型,传统电信运营商、广电、互联网巨头以及千千万万民资企业交织在一起,酝酿着通信产业4G时代格局。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TD-LTE业务牌照,中国4G元年由此定格在了2013年。而在此之前,业内多年的宽带中国战略已正式落地,这将改变我国基础信息化建设由运营商苦撑的局面。党的以来,信息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信息消费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宽带中国战略和4G牌照落地无疑将成为国内信息消费繁荣发展的动力引擎。
2014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新三国的争霸赛还在续演,在后3G时代,中国移动欲以4G+宽带重返当年2G时代的霸主地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则3G/4G以及宽带的融合策略招架来自竞争对手的冲击。
在三大运营商独舞多年之后,2014年终于迎来了众多舞伴的登场。2013年12月底,工信部向首批移动转售企业发放了业务牌照。乐语、天音、京东等11家民企正式揭开中国虚拟运营市场序幕。移动转售牌照尘埃落定,预示着2014年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进军电信市场最前沿的开山之年。
新旧博弈,OTT趁势崛起
移动互联网将IT产业链的各方纠结到了一起,新旧的博弈是2013年通信业竞合发展的主线,进入2014年,在4G、宽带中国、移动转售等政策的驱动下,融合的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对于2014年国内的电信市场,与其说开始进入4G时代不如说是迈向后3G时代的开始。3G对2G的替代具有性,信息通信业务从话音转向流量,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崛起成为时代的标志。4G之于3G,更多的是体现在移动网速和容量的提升上,业务上沿袭移动互联网的模式。
3G时代,微信等OTT应用深深的刺痛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神经。全球来看,OTT在2012年已分流运营商近140亿美元利润。2013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国内,从2月到4月,一场“微信收费”风波让社会着实忙了一阵。“微信收费”争议被认为是信息通信领域新旧的交锋。此后,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等OTT的态度出现了分化,中国联通携手微信推出“微信沃卡”,中国电信联合网易推出竞争产品易信,中国移动则选择重构飞信应对冲击。中国移动董事长坦言,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传统通信领域的竞争更惨烈。
2013年,移动互联网催化下的OTT崛起不单单表现在对基础运营商话音业务的冲击上,在电信业增值服务领域,OTT的触角已经无处不在。2013年三网融合开始全面推进,IPTV和OTT TV齐头并进,小米、乐视等各种“盒子”层出不穷,背后则是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互联网视频、终端厂商竞合交错的身影。
4G带来的是更快的移动网速、更大移动网络容量,在此背景下,OTT对传统信息通信业务的替代效应无疑将进一步加剧。
产业价值被分流,运营商转型智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