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IT商业新闻网的年度最受网民关注的网络评选活动,迄今已经举办6年。作为每年一度的网络评选,该活动已经成为业界非常受关注的活动之一。以下为十大IT新闻的候选内容:
事件概述:
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正式启动虚拟运营商试点。这被解读为是这是内地民营资本首次真正意义上进入国有垄断行业。按照,申请企业首先与基础运营商签署转售合作协议,然后由基础运营商向工信部申报发放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在获得牌照后,企业才能成为虚拟运营商。据接近运营商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目前已经通过了首批虚拟运营商的甄选工作,并已工信部。已的信息显示,目前有14家企业通过了中国联通的审核,16家企业通过了中国电信的审核,其中有9家企业重合,而中国移动的审核结果也即将公布。
据悉,此次参选的企业约有200多家,首批被运营商接纳的企业只有数十家。三大运营商最终将合作伙伴锁定为三类企业:一是苏宁、国美、迪信通等渠道商,二是互联网企业,三是信威通信、用友、金蝶等拥有行业资源的企业。
点评:
实际上,虚拟运营的机会之门并不容易打开。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引入虚拟网络运营商,一时成为潮流。而纵观全球,上千家虚拟运营商真正成功者凤毛麟角。而在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可能也会让新进入的民营资本难以比拟。
有观点认为,用国外十几年以前的、在互联别是移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的移动虚拟运营发展经验来指导今天中国的实践,是不合时宜的。虚拟运营不应照搬国外的策略,而应在与运营商互补的业务和产品上多做文章,特别是发展比较单一的、具有特定新增用户的业务。
该观点,虚拟运营商应尽快从物联别是车联网入手,寻找盈利点以及与运营商的共赢点;产业生态系统(包括虚拟运营商、TSP、运营商、汽车制造企业、等)共同协商,尽快制定产业标准;各方应各有侧重避免同质竞争,唯有差异化能力才是;在推动车载终端从产品化向服务化转型方面寻找商机。
有业界人士分析了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另一种可能: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靠虚拟运营商的角色赚取利润是十分困难的,为何他们热衷于申请虚拟运营牌照?原因就是他们不指望靠电信转售业务赚钱,而是靠资本市场,新角色的设定,让企业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就有了新的题材,因为牌照是有限的,“这与的购车摇号的道理相似”。
有电信专家对此也曾说过,“申请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却各怀心事,一些虚拟运营商也好像是对牌照很热心,对运营并不一定热情,手里有了牌照就想通过合作、寻租来获利”。
声明:IT商业新闻网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咨询:(010)68023640. 如果你对网站有好的请点击网站发表你的。